“多种花少栽刺?”陆小乙疑惑道。
玉兰解释道:“种花多好看呀,说得人人心里都欢喜,栽刺尽扎人,闹得人人心里不痛快。”
又道:“别人家怎么过日子那是别人的事,咱们听听无所谓,但不要多参言。平时跟邻里相处,多说人家的好,少说人家的坏,也不是说要一味地讨好人家,而是保持面子上的和睦。”
陆小乙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玉兰见她肯学,心里高兴,走起路来脚步也轻快许多。
傍晚时分,陆忠把年礼买回来,一样一样拿给玉兰过目,被她夸赞,陆忠笑的特别开心。
玉兰指着肉筐问道:“后腿和五花怎么分?”
陆忠把五花提溜出来,反复看过,道:“给爹娘割十斤五花肉吧,他们年纪大了喜欢吃肥的。”
玉兰把菜刀递过来,“你割吧,割完就给爹娘送过去,顺便叫他们明天过来吃中饭。”
往西院送年礼时,小乙姐弟三人嚷嚷着要跟去。
陆忠把年礼分给他们,陆小乙提着五斤糖,小丁提着两盒点心,小庚抱着两盒茶叶,陆忠右手抱酒坛左手提肉,乐呵呵的带孩子们去了西院。
陆婆子笑眯眯的开门,眼里也只看见小庚,抱起孙子径直往堂屋走。
陆忠把年礼放下,陆寿增推辞道:“送这么多干嘛,你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过日子不能这么奢,肉和糖都拿回去,给我留点茶叶点心就行。”
陆忠笑道:“爹,这是我们该孝敬你的,你就别推辞了。”
陆小乙和小丁也帮着劝说,陆寿增才笑着收下,询问一番肉价和毛猪价后,跟陆忠又聊了几句其他事。
陆忠见天已黑透,把明天请吃饭的事说完,便带儿女回到东院。
吃罢晚饭,洗漱了早早上炕,一夜无话。
☆、第57章
第二天,玉兰早早起来,做了些刺玫糖霜馅的细面馒头让陆忠送到城里何宅,余粮送来的刺玫花所剩无多,估计再做一次就没了,玉兰让陆忠提前跟何宅知会一声。
因为中午要请客,陆忠送完馒头就直接回家,没有在城里找活干。
陆婆子早饭后带着王冬梅过东院来了,黑着脸在灶房里转悠,不帮忙烧火,也不帮忙切菜,见玉兰做个啥,就指手画脚的絮叨一番。
“哎哟,你会不会过日子啊,肉切那么大块儿,家里有肉了不得了,非要一顿吃个干净?”
“还有这猪肝,切好了用水泡着干啥?我看你就是瞎讲究,泡水能去多少腥?”
“瞧瞧,瞧瞧,好好的肥肠,你非要把肠子里面的肥油剃掉,这样烧出来能有味儿吗?”
玉兰由着陆婆子挑刺,冷冷的不回她话,只管切着手里的一对肥腰,切腰花要细心,腰子里面的筋和杂物都要去掉,不然炒出来有腥臊味。
陆婆子见玉兰不搭理她,对着玉兰的背影深深恨一眼,然后走到玉兰侧边,见她手中的腰花,又叨叨开了,“败家哟!败家哟!哪有你这样切腰子的,挑挑拣拣两个腰子都被你切没了,哎!我跟你真是生不起这个气!”
整个灶房里的人都沉默不说话,陆小乙更是头疼,跑前院去找小庚,指使他去缠住陆婆子,只要不在灶房里生事,去哪儿都无所谓。
小庚噘着嘴不乐意,陆小乙提出给他一文钱工钱,表现好再奖励一文。
这招果然好使,小庚马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屁颠颠的跑到陆婆子身边,抱着她的腿一番撒娇卖乖发嗲发吖,成功的把陆婆子带出了灶房。
陆婆子一走,灶房里压抑的氛围马上一扫而空。
王冬梅笑道:“都说一物降一物,咱家小庚就是专门降她的。”
玉兰一改刚才冷淡的面容,笑呵呵的说道:“你也生个能降住她的。”
陆小乙不服道:“我也能降住她,就是太费劲。”
玉兰瞪了小乙一眼,嗔怪道:“你能耐的很!”
陆小乙垂下头,朝小丁做了个鬼脸,小丁捂嘴笑道:“我降不住她,我能降住小庚!”
玉兰又开始瞪小丁,瞪完,无奈的朝王冬梅笑道:“瞧瞧,一个个都这样没大没小,说话也没个分寸,连祖母都想要降住!”
王冬梅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四下看了看,才说道:“我也想降住她。”
玉兰噗嗤一笑,赶忙打住,严肃道:“打住!打住!这要被她听见,少不了一番吵闹,真要传出去,咱家名声就不好听了。”
王冬梅笑了笑,岔开话题让玉兰给她安排些活干。
玉兰让小丁拿来一挂蒜头,让王冬梅剥蒜,小丁坐到灶膛前烧火,陆小乙给玉兰打下手。
每年宰完猪,都要美美的做上一顿好吃食,让家人吃个够。今年也不例外,肝腰合炒,白切猪肝、火爆肥肠、大蒜烧肚条、莲子猪心汤,红烧肉,炒鸡蛋再搭配两样素咸菜,一桌丰盛的酒菜就做好了。
玉兰每样菜挑一些,装到一个食盒里让陆小乙赶紧给余粮送去。
自从上次跟他走路回来,陆小乙就没有再见过他,除开生病那几天,余下的时间也没去找他玩,小庚为这事抱怨了好久。
陆小乙不是一个扭捏的人,当她发现自己对余粮心生好感后,便顺应了这份好感,不去强压也不去滋长更不会去挑明,就这样当朋友处着,若是这份好感能脱变为爱情,并且是双方乐意的,她一定欣然接受,且再苦再累也欣然前往;若是这份好感最终是她的单相思,她也不会遗憾,且安之若素,不去打扰便是最后的温柔;若是这份好感最终泯然众人,她会把他当朋友,且笑着祝福他和自己。
陆小乙怀疑前世是不是鸡汤文看多了,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什么情啊爱的,矫情不矫情,前世或许可行,今生不过媒妁之言八字之准,盖头一盖抬过去就算新生,过好过不好各自有命,可是,即便如此,她也不愿意听命,一个听命的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陆小乙甩甩头,眺望前方山麓的余家小院,自言自言道:“我是小孩子,我是小孩子,想的太多不长个子!”
然后发了疯似得一口气冲上通往上溪村的山间小路,到达余家院外,气喘如牛的拍打门环。
余粮正在做饭,额头鼻翼沾着几点草灰,见到小乙笑问道:“病好了?”
陆小乙点头,把食盒递给余粮,“我家宰猪了,我娘做了好多菜,呐,还热着呢,趁热吃吧!”
余粮接过食盒道谢。
陆小乙也不进院,转身欲走,余粮道:“有空带小丁小庚他们来玩,我一个人怪无聊的。”
“恩!”陆小乙答应着,快快的往山下跑去。
回到家,家人都入座了,就等她一个。
陆婆子黑脸道:“一个外人,端什么菜,有那多的菜给小庚留着吃也好,白白便宜外人去!”
陆小乙假装没听见,走到小丁身边的空位坐下。
陆寿增瞪了陆婆子一眼,训道:“余家小子救过小乙,这份情怎么还都还不完,你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就把嘴闭上,若是闭不上,就滚回去!”
陆寿增以前当着儿孙还给陆婆子留几分颜面,这些年冷了心,竟是一分颜面也不留,只要陆婆子开口胡言,他就会严厉的训斥。
陆婆子垂着眼,假装没听见,也亏她这缺心眼的性子,换着寻常妇人,早就臊的脸红脖子粗,没脸在儿孙面前立足了。
玉兰见场面尴尬,给陆忠使眼色,陆忠赶忙笑着起身,拿起酒壶给陆寿增斟酒,嘴里说道:“爹,你尝尝这酒,是粮店秦掌柜从南边运来的,这可是上好的糯高粱烤的酒,又香又醇,再喝都不上头。”
陆寿增酒瘾不大,平时一杯两杯喝着解乏,遇到过年过节,心里一高兴就会多喝几杯。
陆忠给陆寿增斟满,又给陆勇和自己斟上。
玉兰笑着说道:“宰了猪,夫君特意把下水留着,说是请爹娘二弟和弟媳过来吃顿饭。我炒菜手艺不好,多亏娘和弟媳一早过来帮忙,才能整治这么一桌酒菜,咱自家人也别拘礼,都趁热吃吧!”
小庚马上响应,小手握长筷,伸向那碗红艳艳的烧肉,挑一块肥腻腻的,颤微微夹到小碗里,立刻露出满足的笑。
陆婆子见孙子爱吃烧肉,赶忙把烧肉盘子挪到小庚眼前,笑眯眯的说道:“乖孙爱吃,这盘都是你的。”
小庚抬眼看陆婆子,再低眼瞅一大盘烧肉,伸出小胖手把肉盘推远。
陆忠生怕儿子把肉盘推翻,赶忙伸手帮忙,陆婆子也伸手来插一杠,陆忠道:“娘,你别管小庚了,他有手有脚爱吃什么自己能夹。”
陆寿增冷声道:“你不吃就回去!”
陆婆子有些委屈,见陆寿增冷冷的看着她,终于恢复正常,慢慢吃起饭来。
火爆肥肠是陆小乙特意要求玉兰做的,放了红艳艳的辣椒节、白白的蒜片和黄黄的姜片,大火爆炒出来色香味俱全,可是上桌后反响却不好,都嫌太辣味重,小庚吃了一块肥肠,辣的眼泪哗啦啦,抱着白水猛灌一气。
玉兰指着火爆肥肠嗔怪道:“炒菜的时候嚷嚷着多放辣椒,趁我不注意又多扔一把进锅,这下好了,辣的没法吃!”
陆寿增笑道:“无碍无碍,小乙想吃辣就让她吃吧!”
陆小乙见火爆肥肠全归了她,笑的眼睛眯成缝。
吃完饭,小乙和小丁帮着玉兰收拾碗筷,王冬梅帮不上忙,便回了西院,陆婆子跟在小庚身后,好声好气的哄他去午睡。
陆寿增喝的醉醺醺,有些压心底的话趁着酒劲儿说出口来,只听他感伤道:“你爹没本事,好好的一个家硬是折腾成两个,好好的一套院子硬是隔成两套,那堵墙不是堵在院子里,是堵在我心上啊!”
陆忠红眼跪到陆寿增跟前,“爹,儿子不孝!”
陆寿增老泪纵横,弯腰去扶陆忠起来,醉得手上没劲儿,整个身子失衡倒在陆忠身上。
“这不怪你,要怪只能怪我,怪我啊!”
陆忠和陆勇只是微醉,兄弟俩搭手把陆寿增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