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拱手道:“回禀皇上,微臣没有睡着。”
赵楷瞧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你不说话,朕还真以为你睡着了,朕记得从早上到下午,你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你身为枢密使。此等大的事,你应该率先进言才是,若是朕不点你的名,你是不是还打算继续装聋作哑?”
李奇道:“回皇上的话。微臣并没有装聋作哑,而是在思考。”
赵楷道:“思考甚么?”
“思考各位同僚方才说的。”
“那你现在思考的怎么样?”
李奇讪讪道:“微臣觉得各位同僚都说的非常有道理。”
赵楷道:“那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可别又说什么静观其变,按兵不动。”
李奇立刻高呼道:“皇上圣明。”
赵楷一愣。错愕的望着李奇。
李奇轻咳一声,尴尬道:“其实微臣也与秦少宰和三司使想得一样。”
“你…。”
赵楷使劲的点了几下头,一振袖袍。起身就走了。
那太监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赵楷都出了大殿,才急忙叫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朝着空空的龙椅喊道。
“唉…!”
礼毕,李奇就是一声重叹。
秦桧好奇道:“枢密使因何叹气。”
郑逸也走了过来。
李奇道:“我感觉我失宠了。”
嗯?
那些准备出大殿的文武百官听到李奇这么一说,纷纷停了下来,惊讶的望着李奇,这话太t人了。
秦桧眼眸晃动了两下,“关切”道:“枢密使为何这般说?”
李奇道:“这不明显的事吗,我们三个人意见一致,可是皇上就发我一个人的脾气,这不是失宠又是什么。”
“。。。。。。。!”
众人听得都是冷汗如瀑布一样倾泻下来。
郑逸想笑但又不好意思笑,憋着道:“枢密使多虑了,我想皇上是在生我们三人的气。”
“真的假的?”
秦桧也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枢密使多虑了。”
“是吗?”
李奇道:“那我就放心了,真是吓死我了,我说秦少宰,下回你能开个好头么,别老是惹皇上生气啊。”
敢情是我的错呀,你可以另外说呀,我又没有让你赞成我的建议。秦桧心里暗骂一句,嘴上却道:“我也不想,实在我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不知枢密使可有计策?”
李奇苦叹一声,摇头道:“我若有好的建议,方才就说了,但是这事还真不好判断,这帮与不帮都得承受非常大的风险,只能等到机会的出现了。”
郑逸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事可不能轻易决定,上回伐辽就是吃了这个亏。”
三人说了一会儿,大家都么有办法,只能不欢而散。
。。。。。。
。。。。。。
春季时分,这鱼儿临近产卵期;体内积蓄了更多的营养。此时的鱼,身体肥硕而坚实,其体内各种氨基酸含量增多且含量均衡,鱼的味道也更鲜美,所以,春天是吃鱼的好时机,而且还有很多海鱼回到黄河了产卵,所以每年的春季,只要听到鱼市来了新鲜水产,李奇都会抽空过去瞧瞧,作为一个吃货,不管再烦恼,这点点追求还是有的。
“枢密使,想不到这时候你还有心情来这里。”
来到鱼市,马桥一脸纳闷向李奇说道,他经常陪李奇来这里,对此应该是见惯不怪了,但是他原本以为如今内忧外患,李奇肯定不会去了,但是没曾想到,李奇还是来了。
李奇呵呵道:“你没有听说,今日这鱼市来了一条大鱼吗。”
马桥摇摇头道:“这我真没有听说。”
“那我就带你去见识见识。”
二人进到鱼市。
那些渔夫一见李奇来了。纷纷迎了上来,邀请李奇去他们的摊位上去看看,甚至有不少人捧着鱼要送给李奇,这倒不是拍马屁,因为李奇平时来这里,也帮了他们不少忙,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所以他们都是心怀感激。
但是李奇只看不买,也没有收他们的鱼,来到里面。忽见一个木盆里面放着几只河豚,李奇不免食指大动呀,这好久没有吃河豚了,快步上前,那渔夫见李奇来,急忙起身行礼,又赶忙道:“枢密使,你可算来巧了,我几只河豚可是小人昨日打捞上来的。可新鲜了。”
“是吗?那我得看看。”
李奇正欲伸手下去,突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转头一看,眼中闪过一抹惊诧。哟了一声,道:“是张娘子啊!”
来人正是张春儿。
张春儿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拱手道:“枢密使?真是好巧啊!”
李奇短暂的愣神后,随即笑呵呵道:“怎么?张娘子也想尝尝河豚的美味?”
张春儿摇摇头道:“倒是想。只是没这本事,枢密使是艺高人胆大,可春儿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怕嘴里还在回味美味,把这命给送了。”
李奇道:“那我可就全都要了。”
“枢密使请便。”
李奇立刻向那渔夫道:“全部送回我府上,记住小心点,这可是要人命的。”
“枢密使请放心,小人一定办妥当了。”
那渔夫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普天之下敢把河豚当家常便饭的,也就是李奇了,他昨日打到这河豚,心中还是非常苦恼,因为自己又不敢吃,卖又卖不出去,只能寄望李奇今日回来鱼市,否则只能放生了,谁想李奇还真就来了,这人要发财,那真是挡也挡不住啊。
张春儿突然伸手,道:“且慢。”又向李奇道:“不知春儿今日能否有幸尝一尝这河豚之鲜?”
李奇稍一沉吟,点头道:“也罢,这河豚与你我有缘,理应分你一份,好吧,今日我就将这河豚技术传授给你。”
张春儿大喜,忙道:“那真是感激不尽了。”
李奇道:“那不知是去你金楼,还是我醉仙居?”
张春儿稍稍犹豫了一会儿,道:“我们的店都在打开门做生意,在那里烹制河豚,恐怕有些不妥。”
李奇点点头道:“这倒也是的。”
张春儿道:“不如这样吧,我在这附近有一栋小阁楼,一般很少去住,不如咱们就去哪里吧。”
“行,就这样。这钱…。”
“理应我来给。”
“真是抱歉,我很少带钱出门的,一般都是他们直接送到我府上去。”
“区区小钱,何足挂齿,枢密使见外了。”
张春儿付了钱,渔夫将河豚用一个木桶装好,李奇就跟着张春儿出了鱼市。
三人绕到鱼市后面的一处僻静的地方,环境清幽,非常适合居住。
张春儿将门打开来,伸手道:“枢密使请。”
“请。”
进到屋内,李奇脸色一变,直接坐了下来,自己斟了一杯茶,呵呵道:“还是热的啊!”品了一口,连连道:“好茶好茶,张娘子真是懂得享受啊!”
说着他将茶杯一放,从怀里套出一张纸条来,在张春儿面前扬了扬,笑道:“如果这张纸条是你让人送的,那么我们前些日子在相国寺相遇,应该不是巧合吧。”
张春儿笑而不语。
李奇摇头直叹道:“想不到,真是想不到,张娘子,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曾不止一次的以为我已经足够高估你,重视你了,但是你总能让我感到惊讶,看来这一回我又低估你了,唉,也怪我自己,真是屡教不改呀,但是不得不说一句,你真是一个奇女子啊,我李奇是机关算尽,可总是没能算到你,厉害,真是厉害。”
张春儿终于开口了,似笑非笑道:“枢密使何出此言?”
李奇哈哈一笑,不答这话,朗声道:“楼上的人,你要是再不显身,我可就要走了,我现在真的很忙。”
“哈哈!”
楼上突然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道:“不愧是枢密使,总能断事如神,仅凭‘是时候见一面了’这寥寥数字便能算出我是谁,张娘子比起你来,还是差了不少啊!”
李奇一听这声音,就直翻白眼,嘴上冷笑道:“阁下谦虚了,我可远不及你啊!”
ps:这肚子尚未痊愈,清明又将至,对于如今的小希而言,这可真是一个体力活,真不夸张的说,我回老家扫墓,真的要走五个山头,扫二十余座坟头,从祖辈开始,这对于小希如今这一副柔弱的娇躯而言,那真是要了亲命了,所以,我目前打算在清明过后,再努力每天三更的节奏,其实三更的节奏我也挺喜欢的,毕竟三更期间打赏多多,月票多多,推荐多多。但是,希望各位可别将什么票票的留到清明之后了,现在的小希可是最需要各位吃货的元气了,快点砸过来吧,e!
这里,要郑重提示,虚弱全因拉肚子,你们可别想歪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第二个锦囊
宋人州!
平忠正之死,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北陆道,一时间这里的百姓又是人心惶惶,坐立不安,这老大都死了,主力也全军覆没了,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源氏的大军很快就会重回北陆道,战火又再侵蚀这一片大陆。¤
这才安稳了多久啊!
稻田才刚刚播种下去,房屋才建到一半,婴儿还是刚刚睁开眼,这里的百姓实在是无力再承受一次。
整个北陆道也就属宋人州比较安定,因为这里还有一只军队,那就是宋军。
不仅如此,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在赵菁燕的治理下,宋人州已经完全走出了战争的阴影,百姓是安居乐业,街上是车水马龙,两旁店肆林立,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这就是金钱的威力。
自从宋人州成立以来,大量的富商涌入了宋人州,他们带来的可不只是一个装满油水的大肚子,还有数不尽的财富,另外,宋人州也成为了战争时期,大宋对日本贸易出口的集中地,所以,这很快的就振兴了宋人州。
这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周边县城的百姓见大家都同处一块大陆上,相距不过百里,但却是冰火两重天,我们这里连饭都吃不上,你们宋人州就开始上酒楼吃饭了,这差距未免太大了,所以周边百姓纷纷往宋人州迁移,这里有的是活干,有的是钱赚,傻子才不来了。
这也导致宋人州的人口是越来越多,这人口多了起来,经济必定发达,所以宋人州与边上州县的差距是越来越大!
而这一切背后的推手,赵菁燕只能屈居第二,首功当属南博万,是他的宣传为宋人州做出无可估计的贡献。
然而。此时南博万却在屋里踱来踱去,满脸忧愁。
“夫君,你怎么呢?”
这时,南博万的夫人走了进来,这妇人唤作曹萍萍,是南博万的老相好,以前南博万在大宋的时候,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与自己的老相好总是要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来到日本。他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在床上研究生孩子的事了,而不是在床下。
南博万见夫人来了,叹了口气,摇摇头,却是不语。
曹氏又道:“夫君,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南博万瞧了自己的夫人,道:“你可还记得大人给我的三个锦囊?”
曹氏点点头道:“当然记得,这不是一只挂在夫君你身上的。”
来之前,李奇是千叮万嘱。这三个锦囊可不能让外人得到,所以南博万一只都挂在脖子上,任何时候都不敢取下,包括与夫人恩爱的时候。
南博万道:“记得大人曾说过。来到日本的时候,打开第一个锦囊。”
曹氏道:“这我也记得,这第一个锦囊就是要我们建立宋人州,将大宋的商人全部集中在宋人州。”
南博万嗯了一声。道:“但是大人还说了,等到平氏打了一个大败仗,才打开第二个锦囊。”
曹氏听得一愣。道:“难道…难道大人指的就是平忠正之死?”
“我想应该是的。”
“这…这大人莫不是真会未卜先知?”
南博万摇摇头道:“大人乃不世奇才,料事如神,这倒是不稀奇,我早就已经见惯不怪了。”
曹氏道:“既然如此,夫君应该尽快打开这第二个锦囊,看看大人在上面说了什么。”
南博万叹道:“问题就出在这第二个锦囊上面。”
曹氏道:“怎么呢?”
南博万苦恼道:“大人在第一个锦囊里面说,让我们将大宋商人集中在宋人州,安抚日本民心,但是这第二个锦囊却说,让我开始筹备将这些商人全部送走。”
“什么?”
曹氏万分惊讶,“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如今宋人州有如此繁荣,全都是那些商人带来的,一切都很好,为什么要将他们送走。”
“我也纳闷啊!”
南博万用力抓了抓头,道:“大人的这个命令着实让人看不懂,可惜大人没有说明原因,现在大人又不在这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曹氏道:“那大人可有说明将这些商人送到哪里去?”
南博万道:“虾夷地。”
这虾夷地就是后世有名的北海道,只是如今这里还是居住着土著,而且也不归日本朝廷管理。
曹氏听得也是一头雾水,但是旁观者清,她说道:“夫君,既然大人要你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用意,你照做就是了。”
南博万道:“这我也知道,问题是那些商人投了这么多钱在这里,他们不把钱给赚回来,怎么可能会愿意离开。”
曹氏一听,倒也是这个理,除非你将商人押送离开,那样的话,问题可就大条了,说不定还会爆发内乱,而且李奇的锦囊已经说明,要在暗中进行,不要让人察觉,这宋人州的商人突然消失,怎么可能不会让人察觉,她沉吟片刻,道:“这事可不是小事,而且治理宋人州的事宜,一直都是军师在管理,此事不管怎么样,恐怕也瞒不了她,夫君何不去询问军师。”
“对呀,我怎么把军师给忘记了。”
南博万眼中一亮,随即叹道:“可惜军师和刘将军去越前州参加平忠正的丧礼去了。”
曹氏道:“夫君,此事可不是小事,你应该前去找军师,而非在这里等。”
“也对,那好,这里的事你先帮我看着,我去一趟越前州。”
“夫君,你快些去吧。”
“嗯。”
。。。。。。
。。。。。。
不出赵菁燕所料,源氏的一名先锋官得到了平忠正的尸体,并且将其据为己有,扬言平忠正是死于自己箭下,果不其然,他和他的头头源为义都得到了朝廷的大加封赏,真是鲤鱼跳龙门,今非昔比。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这源氏将平忠正和一些主要头脑的尸体都给平氏运送回来了。
这咋一看,好像有些不对劲,源氏和平氏可是死敌,这没有鞭尸已经算是够客气了,怎么可能还会将平忠正的尸体运送回来。
但是仔细一想,倒也不意外,如今平氏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平忠正也不过是一具尸体,若是这都不放过的话,那肯定会激起平氏誓死抵抗的愤怒,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源氏才会采取温和的手段,这潜在的意思是,你们也别打了,打也打不过了,早点投降得了,我不会对你们赶尽杀绝的,你看看,我把尸体就送回给你们了,这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而平忠正的尸体运送回来之后,越前州立刻陷入了这一片哀嚎当中,平忠正一死,平氏上下是群龙无首,倒不是平氏绝种了,只是没有人敢接下这副烂摊子,你平忠正倒是干脆,一股脑将主力送的是干干净净,这时候谁上谁死呀,这时候虽然没有枪打出头鸟这句话,但是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可是,你要他们投降,这他们也不愿意呀,特别是那些首脑,像伊贺百川、平武郎等人,他们可是平氏的嫡系,谁敢保证源氏会容得下他们。
平忠正的灵堂安排在了越前州的府衙。
前来吊念的人不少,其中还包括了牛皋和赵菁燕。
他们刚刚上完香,向平忠正的家人表示慰问后,藤吉三木就走了过来,满脸哀伤道:“牛将军,赵军师,里面请。”
牛皋、赵菁燕相互望了一眼,都是面无表情,只是点点头。
来到后堂里面,只见里面坐满了人,老得五十来岁,小的只有十六七岁,个个戴白,满面悲愤,这些人多半平氏族人,还有伊贺百川等一些平氏外族的人,他们见赵菁燕、牛皋来了,纷纷起身行礼,显得极为恭敬,但是脸色却有些不好意思,似乎羞于见到。
待赵菁燕和牛皋一一回礼后,藤吉三木安排赵菁燕和牛皋坐在右边的首、次席位上,与平氏的长辈平齐,那是给足了面子啊!
等到他们入座后,藤吉三木这个秀才开始主持会议,听得他说道:“我知道各位都还沉浸在家主去世的悲痛当中,我同样也是,但是现在可不是悲痛的时候,战争还在继续,源氏大军已经进入了北陆道,我们必须要及早想出应对之事,今日叫大家前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推选出一位新的家族,领导我们平氏抵抗源氏,第二件事,就是希望各位能想出御敌之策。”
此话一出,底下是窃窃私语。
赵菁燕突然站了起来,拱手道:“哦,这是你们的家事,我们在这里恐有不便,就先告辞了。”
藤吉三木忙道:“赵军师见外了,贵国与我们平氏可是盟友,也可以说是一家人,怎么会有不便了。”
“一家人?”
赵菁燕呵呵道:“藤吉先生太看得起我们了。”
藤吉三木面色稍显尴尬,目不敢直视,显得非常心虚,道:“军…军师此话怎说?”
赵菁燕冷笑一声,道:“我也曾以为我们是盟友,但是从很多事看来,你们平氏似乎并没有将我们看作盟友,不过我也不怪你们,今日来此,我只是代表个人而来,毕竟我与平将军也算是相识一场,顺便还与你们道一声告辞,我们已经准备撤兵日本了。”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看不懂就对了
赵菁燕这一声告别,可把平时族人吓了一个半死,如今他们元气大伤,精锐尽失,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宋军了,你宋军要是这时候离开,那平氏族人只能说请带上我!
如今的情况都已经摆在台面上了,宋军若在,还有一战的可能性,宋军若走,那只能选择投降。▲∴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藤吉三木惊慌失措道:“军…军师,你们可不能走呀,你们若走了,那我们平氏可就全完了。”
伊贺百川也起身道:“赵军师,牛将军,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误会?”
赵菁燕哼了一声,道:“唯一的误会就是我们信错你们了,你可知道,我现在回去都还不知道如何向枢密使交代。”
伊贺百川在这里那是德高望重,但是赵菁燕可不吃你这一套,照训不误,弄得伊贺百川是一点面子都没有,好生尴尬。
赵菁燕又继续说道:“我们一番诚意来此,不禁带了几万士兵前来,还有不计其数的粮草、军备,说白了,我们只是希望你们掌权后,能够开通两国的正式往来,促进贸易的发展,可是换来的是什么,是你们的猜疑,是你们的防备,这倒也罢了,你们既然有能力击败源氏,我们可以帮你照顾好后方,安顿百姓,这没有关系,可是,在野坂山一战的前夕,我连连写信给你们家主,让你们不能冒进了,以免中了敌人的奸计,你们不信,继续前进,这倒也算了,我又写了一封信过去,希望能够领军去往前线。以防万无一失,但是你们倒也干脆,连个回信都不给我,藤吉先生,你可别说你不知道此事。”
“我…!”
藤吉三木一脸的尴尬,这信就是他写的,赵菁燕还跟他说明了利害关系,他怎么会不知道,但是他也有苦难言呀,这事又不是他能够做主的。而且他也早就预料到,赵菁燕肯定会翻脸的,但是没有办法,谁叫说他们有错在先,平氏一直防着宋军,这谁人都得看出来。
赵菁燕又道:“现在你们仗打输了,又想起我们了,用不着的时候,就把我们扔在一边。不闻不问,等用得着的时候,就赶紧拾起来,这盟友可不是这么做的。对此我感到真的很失望。”说着她一拱手,道:“抱歉,如今我们也是无力回天,就先告辞了。”
说着她就转身往外面走去。
牛皋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向藤吉三木他们递去两道歉意的目光,然后就跟了出去。
“赵军师,牛将军。”
藤吉三木追喊几声。但是赵菁燕、牛皋却视而不见,直接走了出去。
来到外面,牛皋一脸钦佩道:“军师,你不愧是大人的夫人,就刚才那愤怒的表情,若非俺事先知道,也得被你瞒过去不可。”
赵菁燕斜眼一瞥,道:“牛皋,你现在说话的水平是越来越高了呀,这一句话就把我们夫妇从头到脚都给讽刺了个遍。”
“不敢,不敢。”
牛皋咧嘴一笑,又道:“可是军师,你说的这么坚决,万一他们信以为真,投降源氏,那咱们可就得不偿失了。”
赵菁燕自信一笑,道:“亏你待在枢密使身边这么久,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如果我们的对象是百姓的话,那十有八九就会投降,但是如果是平氏的话,呵呵,他们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一来,他们舍不得手中的权力,二来,源氏与他们是世仇,怎么可能容得下他们,为了自保,为了权力,而我们又是他们唯一的希望,所以他们一定会放下一切尊严来求我们的,如此一来…。”
牛皋一脸坏笑道:“条件可是任咱们开了。”
赵菁燕笑了笑,道:“你先去让码头的人接管码头,我们的军备物资可不是送给他们平氏的。”
牛皋道:“军师放心,这事俺早就在安排了。”
“那就好。”
二人回到住所,赵菁燕刚准备休息一下,她身边的一个女护卫走了进来,道:“军师,南博万来了。”
“他来这里干什么?”
“不清楚。”
“牛将军呢?”
“牛将军下去安排码头的事去了。”
赵菁燕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是。”
不一会儿,南博万就走了进来,“小人见过军师。”
赵菁燕轻轻点了下头,手往旁一伸,示意他坐下,待南博万坐下后,她才说道:“宋人州还好吧?”
她来了越前州,自然将宋人州的事全部交给了南博万,可是她没到一会儿,南博万就来了,这让她有些担心。
“哦,宋人州一切都好,只是…。”
南博万说着又显得有些犹豫。
赵菁燕黛眉一皱,道:“究竟是什么事?”
南博万一怔,忙道:“是这样的,小人前不久打开了枢密使给我的第二个锦囊。”
“是吗?”
赵菁燕忙问道:“那枢密使在上面说了什么?”
到了日本后,她也知道李奇给南博万三个锦囊,至于为什么给南博万而不给她,她相信李奇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用意,故此并没有在意,而且,她与南博万不同,南博万是执行命令的人,而她是下达命令的人,如果锦囊交到她手上,说不定当晚她就看了。
南博万赶紧将锦囊里面的绢布交给了赵菁燕。
赵菁燕打开一看,突然皱眉道:“枢密使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知道的话就不来打扰你了。南博万讪讪道:“这小人也不知,故此才特意赶来请教军师。”
赵菁燕稍稍皱眉,暗道,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鉴于他建立宋人州,应该知道商人才是宋人州的根本,这些商人可是非常重要的,为何转眼间,就要让他们送走,这真是怪哉。她思忖许久,也想不明白,突然瞥了眼南博万,道:“这我看不懂,兴许答案在第三个锦囊里面。”
南博万忙道:“这可不行,枢密使将锦囊交给小人时,可是叮嘱过小人,必须得在适当的时候打开锦囊。”
赵菁燕继续怂恿道:“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收,何况是枢密使,况且这事就你我知道,你我不说的话,枢密使也不会知道的。”
南博万兀自摇头道:“不行,不行,枢密使可是最讨厌不听从命令的人,万一让他知道,那我可就完了,这事不行,说什么也不行。”
赵菁燕不过是李奇的夫人,李奇才是他的老大,当然得听老大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心理,才能够博得李奇的信任。
赵菁燕见南博万一脸坚决之色,也知道这事没戏了,略显有些失望,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枢密使的命令去做吧。”
南博万道:“我倒是想,可问题是那些商人不见得会愿意离开,毕竟他们投了这么多钱在这里。”
赵菁燕笑道:“这你放心,当下就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促使他们离开。”
南博万一愣,道:“军师说的可是平忠正之死?”
赵菁燕点点头道:“正是,如今源氏大军正浩浩荡荡的往这边杀来,北陆道人心惶惶,而我们还得借机逼迫平氏,让他们乖乖听话,为此我们得假装离开,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就去跟那些商人说,这里已经不安全了,牛将军打算安排他们先行离开,至于他们投在这里的钱,枢密使在信中也说了,醉仙居会一文不少的赔偿给他们。”
“这倒是可行。”南博万点点头,又道:“可是商人若都走了,那么宋人州的经济肯定会崩塌,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赵菁燕啧了一声,道:“他们只是人走,不能将那些店铺也都带走,你只要悄悄安排他们离开,而且不要一块走,先选一些小商人离开,然后再慢慢让那些大富商撤离,至于他们的店铺,我们会全面接手,保证运转,记住,此事一定得保密,枢密使在信中可是再三提到。”
南博万点头道:“是,这我知道怎么做。”
赵菁燕道:“那你快些回去吧。”
“遵命。”
南博万站起身来,突然想起神门似得,干笑两声,伸手指了指赵菁燕手中的绢布。
赵菁燕笑着摇摇头,将绢布递给了南博万,南博万倒也不避嫌,结果绢布来就一把火给烧了,直到绢布变成碎渣,他才放心的出去了。
赵菁燕看得是直翻白眼,道:“真是好奇夫君是怎么训练这些人的,要说他们不会变通吧,个个比狐狸还狡猾一些,要说他们会变通吧,面对夫君的命令,他们又如此听话。”说着她又皱了下眉头,道:“可是夫君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们尚且留在这里,为何要将那些商人先行撤走,难道商人比我们还重要一些。”
说到这里,她摇摇头,道:“这决计不可能,可那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难道商人留在这里会非常危险,可是又有什么势力能够绕过我们去伤害我大宋商人呢?唉,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遭遇战
ps:,,“”,给《北宋小厨师》更多支持!
经过野坂山一战,日本战事稍稍得到一些缓和,关键是平氏那边已经无力再抵抗源氏了,但是金夏之战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金军恐怕是世上最看得开的军队了,自从他们起兵抗辽以来,有一套战术一直沿用至今,那就是打不下就走,除非是一些重大城市,而且是战略的必经之地,否则的话,他们都是先打几天试试看,见没戏,立刻就走,从不逗留,真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因为金军都是骑兵,跑得快,讲究的也就是一个快字。
完颜宗望统领大军,在沙洲与党项人交战了五天五夜,虽然撞车破了对方的土墙阵,但问题是这样攻城非常慢,而党项人顽强的抵抗,也让他们的进攻屡屡被化解,当然,如今与党项人交战的可不全是女真人,多半都是高昌回鹘的主力,还有一路上降服的北方部落。
第六日,刘彦宗就领着主力大军从南边绕过沙洲,直奔瓜州而去,这瓜州可是平西军司的大本营所在,一旦瓜州被攻陷了,那么沙洲就处于包围当中,补给什么得都没有了,更为关键的是,沙洲同样也是一座重要城市,要是没有沙洲再前面当中,瓜州也不好过。
而这瓜州首领乃是西夏国王的一个侄子,名叫李仁孝,他在得知金军目标直指沙洲时,事先就调派了两万大军前去支援,如今城内就三万大军,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万人是刚刚征调上来的,因为西夏的军事制度,百姓就是士兵。随时要听候命令的,但是这毕竟不是精锐,面对对方的精锐主力,肯定打不过。
这沙洲守将察赫在屡屡抵挡住金军的猛烈攻势后,见金军没有继续强攻了,心里还松了口气,可是这口气还没有松,又听到金军主力绕过了沙洲,直奔瓜州去了,不禁大惊失色。这来到城墙上一看,对面正营旌旗林立、幡帜飘扬,心中甚是惊奇,对面的阵营还是如此之庞大,于是又派人去打探,生怕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计。
这打探的人还没有回来,瓜州的哨骑倒是先到了,说金军主力已经走到一半了,好几万人呀。
察赫幡然醒悟。知道中计了,这金军分明就是在唱空城计,留少部分人在这里牵制他们,主力全部奔着瓜州去了。这也是金军的一贯作风,念及至此,察赫非常肯定自己的想法。
目前他就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集中主力先消灭这附近的禁军。要么就先去救援瓜州。
他手下的谋士就告诉他,你别想着消灭对方的主力,对方都是骑兵。咱们都是步兵,他们要跑咱们根本留不住,还是赶快去救援瓜州吧,要是瓜州丢了,那咱们可就完了。
察赫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留两万士兵在此防守,自己则是亲自领着三万精锐前去救援。
此举正中宗望下怀。
刘彦宗已经行到一大半,瓜州近在咫尺,但是如果此时真是攻的话,除非你能在瞬间拿下瓜州,不然沙洲的援军一到,那他们可就被包饺子了。
当刘彦宗探明沙洲的精锐已经赶回来援救时,立刻掉头杀了回去,金军只擅长围城战,不擅长攻坚战,而且攻城战死亡非常大,完颜宗望也不想在这里死太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迂回战术,先把敌人勾引出来,再消灭在野外,如果勾引出来,那自然来回调动,我就是比你跑得快,我集中主力攻一点,你来不来救,你来的话,我就回过头去打你,你不来的话,那我就不客气了。
察赫万万没有想到,金军会突然折返过来,但是当他得知以后,已经为时已晚,他们还是以步兵为主的,而金军的骑兵是转眼即到,这没有办法,只能与金军一战了。
终于,双方在瓜州和沙洲中间的一块长满绿草的盆地上遭遇。
两边军队数量倒是差不多,都是约莫三万左右,而且都是精锐,只不过西夏是以步兵为主力,而金军方面则是骑兵为主。
一时间,杀声震天。
“那是什么?”
站在阵中指挥的刘彦宗忽见西夏方面一只铁甲部队朝着这边冲来,不免面色一惊。
一旁的董文颤声道:“那…那…难道那就是铁鹞子?”声音中还透着一丝恐惧。
这铁鹞子其实就是重甲骑兵,跟金国的铁浮屠差不多,是西夏的王牌军,这所创之人,就是西夏最会打仗的皇帝李元昊,当初只有三千铁鹞子,但是李元昊就是凭借着这三千铁鹞子杀的宋军是闻风丧胆,曾几何时,无敌于天下,可以说是王牌中的王牌,只是打造一支铁鹞子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当初一直都是保持三千左右,一直守卫着首都兴庆府,而且他们的盔甲、战马都是采取世袭制的,老子退休了,就将盔甲传给儿子,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如今铁鹞子规模发展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三万的规模,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一方面西夏没有怎么打仗,而且又与宋朝增开许多贸易,特别宋朝解除盐禁之后,西夏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与大宋的贸易,是他们从金国独立换来的,这金国一直边上虎视眈眈,西夏国主也怕呀,于是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军事上面,铁鹞子的规模一下子就壮大了。
不过再壮大也就那么回事,整个平西军司只有三千铁鹞子,调了两千来这里,也就是刘彦宗目前看到的这一支铁鹞子军队。
其实金国此时也已经拥有了铁浮屠,但是不多,也就是一千左右的样子,毕竟金国刚刚立国不久,哪里有钱来打造一支万人以上的铁甲重骑,而且这唯一的一支铁浮屠还是在完颜兀术手中。完颜宗望并没有带任何重骑来,因为他此番西征几乎是从最东跑到最西,而且他还比较赶时间,带重骑的话,会影响整支队伍的速度,而且完颜宗望也不喜欢重骑,他的战术是千变万化的,讲究的是灵动、快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完全就是继承了完颜阿骨打的军事思想。
倒是完颜兀术钟意重骑。不过在历史上,完颜兀术面对的是攻城掠地,想要彻底消灭宋朝,没用重骑很难打攻坚战。
虽然铁鹞子威名远播,但是刘彦宗他们都还是第一次遇到,因为他们都没有跟西夏打过仗,而且这也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支王牌军,也没有充足的准备。对于铁鹞子的作战方式也不是很清楚。
原本刘彦宗对于这一场战争是有着十分的把握,因为在这平原地带,骑兵对于步兵优势太大了,可是对方阵中突然杀出一支铁甲军来。他的十成把握也就剩下了五成,不禁眉头紧锁,面露愁色,但是战争已经开始了。想要阻止为时已晚,只能静观其变了。
当当当!
战马交驰而过,泥土飞扬。刀风呼呼,火光四溅。
女真人大惊失色,这眨眼间的功夫,他只觉自己是砍在了一块铁皮上,还未反应过来,一柄长枪已经洞穿了自己的胸口。
这一轮冲锋下,已经有无数女真男儿落马,纵使不死,也马上就被马蹄踩成了肉饼,西夏的王牌军铁鹞子,就如同钢铁洪流一般的横冲直撞,将金军骑兵阵型冲了个七零八落。
这西夏的钢铁冶炼技术是世界闻名,而铁鹞子全身的装备都是最精良的,刺斫不入,哪怕是人已经被射死,但是人不坠马,兀自保持冲锋的队形。
这可是完颜宗望手下的精锐啊,他们唯一一次败仗就是输给了李奇统领的宋兵,而且还不能说是完败,只是对于他们而言,不赢便是输,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将西夏军放在眼里,也导致他们过于轻敌,可是这一轮冲锋,西夏精锐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刘彦宗看得面色骇然,疾呼道:“糟糕!”
又听杀声震天,原来后面的步兵已经冲了上来,西夏步兵可是出了名凶猛,只见他们百人一个纵队,团聚在一起,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是一整块一整块的移动,但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阵型可言。
然而,面对对方的骑兵,这些步兵毫无畏惧之色,一拥而上,就如同狼群一般,没有任何一个人落单,你面对的永远是一百人的纵队,而非一个一个零散的士兵。
金军的骑兵已经被铁鹞子冲的七零八落,这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见无数个步兵围了过来,连眼都没有眨,就连人在被砍翻在地。
这一个个纵队看似人不多,但是你冲破一个,还有无数个纵队在等着你,这导致金军都失去了目标,也不知道该打哪里,就好像无头苍蝇,到处乱冲,毫无阵型可言。
双方人数虽然势均力敌,但是看上去好像西夏士兵一直都是以多打少。
这着实令人大吃一惊,没有想到这不可睥睨的女真军队,却被西夏军一击即溃。
刘彦宗看着自己的军队在对方阵型中乱窜,不禁心急如焚,这要再往下打,必定全军覆没,这一仗西夏输得起,他们金国可输不起呀,赶紧道:“快快撤退。”
ps:求月票,求推荐。。。(我的小说《北宋小厨师》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退无可退
ps:,,“”,给《北宋小厨师》更多支持!
这就是西夏经典的战术狼群战术。∽↗
这种狼群战术是一种简单粗暴且没文化的战术。
简单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一个个纵队,再也没有别的了,不像中原那些文化人弄得什么八卦阵呀,吹的那是一塌糊涂,可真打起来了,一旦破口,那就全部交代了,那狼群不就是这样的么,简单粗暴,可没人见过狼群踏着八卦阵去打架的。
但是你要说简单,其实也不是那么的简单。
说是一个个纵队,但是西夏为了培养这种阵法,在细节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狼以群分,这狼都是生活在一起的,那么狼群战术同样也是如此。
一个纵队是百名士兵,然而,就是这一百名士兵平时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反正吃喝拉撒都在一块就对了,西夏的兵营就是以纵队为单位的。
这也就造成这一百名士兵的感情非常要好,那么打起战来,要战,大家一起战,要退,大家一起退,打一个人,也是一百人一块上,打一千人,也是一百人一块上,同生共死,这就不会出现大宋那尿崩式失败,逃跑起来,自相践踏,都不用敌人动手,自己就把自己的同胞给踩死了,跑命要紧呀,你挡在我前面,这不就是要害我么,我当然得把你踩死。
团结力量大,这种战术能够将西夏士兵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另外,就是这种战术一定要配合铁鹞子,如果对方阵型保持的非常好。那你上一百人也只是送死,所以铁鹞子在狼群战术中,一般就是用来打头阵的,一来,冲乱敌军的阵型,二来,掩护自己的步兵杀上。
如果光论金、夏两边的战斗力,那肯定还是金军更强,多的就不说了,金军马多。而且女真人至今还没有被汉人同化,还保持一颗野兽的心,但是党项人多半都已经被汉人同化了,失去不少野性。
原来不管是完颜宗望,还是刘彦宗,也都是这么以为的,认为只要把西夏军勾引出来,那么就是砧板上的肉了。
可是战场就是非常微妙的,没打之前。双方都认为自己必胜,一旦打起来,谁都没有十分的把握,因为任何一个意外都有可能改变整个战局。所以真正的常胜将军,那是非常难得的,其实很多都是吹出来的,纵观世界历史都没有几个。拿破仑厉害吧,打了一辈子的胜战,滑铁卢一战就回到解放前了。
金军不是实力上不如对方。而是这一轮冲锋被对方的铁鹞子个打蒙了,完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种情况下,那还怎么打。
号角长鸣,不过不是冲锋的号角,而是撤退的号角。
乱撞的金军也无心恋战,一听号角声,赶紧撤退。
西夏大将察赫见自己打败了金军,不禁狂喜,又见金军已经败退,如何肯放他们离开,赶紧命令队伍挡住西、南两边,毕竟金军全部是轻骑,追不上,只能用挡的。
金军纵横世界,要跑,目前还没有人追的上,论这逃跑的功夫,也是金军最厉害,最差的就是宋军,几次逃跑大战,都是全军覆没,也被人外人嘲笑,金军同样也是逃跑,但是却在外人看来这是战术,区别就在于金军逃跑,还可以再杀回来的,宋军一旦逃跑,那真是头也不敢回。
“可恶!”
刘彦宗大骂一句,当机立断,率领大军往北撤去。
这往东就是瓜州,你往东走,不是自投罗网,让人包饺子吗,来的路又被西夏大军给阻断了,只有往北面撤退了。
察赫见金军往北面撤去,不禁大喜,赶紧命令士兵追击。
他身边大将干巴劝阻道:“将军,我们恐追不上敌军。”
这是一句大实话,他们的是由步兵和重骑组成的,遭遇冲锋时厉害,但是追击能力就差远了,对方还是金军。
察赫骑在马上,十分自信道:“我们无须追上敌军,只要将其逼入北边沙漠,哼,别说他们连出来的路都找不到,就他们这点粮食,哪里够用,我要将这些女真恶贼活活饿死在沙漠。”
这可是金军的主力,若是能将其歼灭,那么金军只能撤退,危机就化解了,这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刘彦宗率领大军奔逃一个昼夜,这才停了下来,虽然已经摆脱了追兵,但是他也知道过不了多久,敌军就会追上来的,但是他却不敢往前再走了,因为前面是一片广阔无垠的沙漠。
“副都统,这片沙漠纵深数百里,原本这也属于河西走廊的一条必经之路,从瓜州横跨这片沙漠便可去往伊吾,但是如今商人都转道沙洲,因为这片沙漠环境非常恶劣,几乎找不到水,故此这条道路已经消失了。”
活里改道:“副都统,我们对这沙漠都不熟悉,而且我们有几万人马,要是贸贸然进沙漠,一旦迷路,可能全会死在沙漠里面。”
刘彦宗眉头紧锁,暗道,我一人死不足惜,可就辜负了都统对我的信任,都统将这三万人马交给我,可以说是赌上了一切,我若失败,纵使一死,也不能恕罪。念及至此,他急火攻心,突然发出一声闷响,下嘴唇一片鲜红。
“副都统。”
一旁大将急忙上前,纷纷关切的望着刘彦宗。
刘彦宗看到他们惊慌的表情,暗道,我是统帅,若是我都泄气了,那士兵们哪里还有一战的勇气?这手一抬,抹去嘴唇的血,笑道:“你们放心,我没事,只是有点口渴罢了。”
这个笑话真是有点冷!
一旁大将怎么也笑不出,大将那野道:“副都统,不如我们杀回去。与敌人一决死战。”
刘彦宗点点头,目光坚决道:“战,是一定要战的,进沙漠是万万不可取的,问题是都统要的不是惨胜,而是全胜,若是我们在这里就耗尽精锐,那么纵使赢了,也只能退兵。”
一旁将士听着黯然无语,现在打不打得赢。还得两说,更别提完胜了,谈何容易啊。
活里改道:“对方的铁骑好生厉害,刀枪不入,这一冲锋起来,根本挡不住,还有他们的步兵也要远胜于宋军的步兵,十分团结,很难冲垮他们。”
一旁的谋士董文突然道:“但是我始终认为天下没有无敌的军队。敌军的铁骑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方才撤退的时候,我仔细的观察了下那一支铁骑,他们的灵活性远不如我们。”
刘彦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世上没有无敌的军队,哪怕有也应该是我们大金的军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普通的弓箭是很难射穿对方的铁甲,而且他们是人马一体,人死不坠。可是我们的强弩还是可以击穿对方的铁甲,至于对方的步兵,其实装备没有铁骑精良,只因铁骑将我们的阵型给冲破了,他们的步兵才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只要我们想办法克制敌人的铁骑,他们的步兵不足为虑。”
“我们的优势是灵活,他们的优势是铁甲,若是硬冲的话,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灵活,铁甲。。。。。。!”
刘彦宗不断重复念着这两个词,忽然眼中一亮,他突然呵呵笑了起来,道:“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破敌之策。”
“副都统有何良策?”
众将士赶忙问道。
刘彦宗冷冷一笑,道:“重骑兵不耐劳,跑不快,而且转头比较困难,他们冲锋都是横冲直撞,是一条直线,不能迂回,所以我们一定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我们要利用我们的灵活,马走斜线,左右两翼张开,先将队伍分散开来,避开敌军铁骑的冲锋,然后集中起来冲击敌人的步兵阵,来回对冲。
活里改,那野,等会与敌军交战时,你们各领一千强弩,等到敌军的铁骑冲了过来,立刻分别从左右两边缠绕住敌军的铁骑,但是切记不能与他们刀枪相碰,他们若追来,你们立刻侧退,而另一边就追击过去,用以强弩击杀敌人,总而言之,你们要做到不要抽出佩刀,弦不离手。
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一战最重要的就是耐性,绝不要想着一口气歼灭敌人,这是一场比耐性的战争,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性,哪怕我们杀不死敌人,我们也能将他们活活拖垮,此战我们必胜无疑。”
说着,他又朝着大伙拱手道:“各位将军,如今我们已经是退无可退,可以说是背水一战,成败在此一举,我刘彦宗若非当初都统留下我一条贱命,恐怕十年前我就已经死了,实在时死不足惜,但是我不能辜负都统对我的一番信任,此战我们一定要胜,而且一定要大胜,决不能有辱都统的威名。”
众将士无一人说话,纷纷咬紧牙关,双目散发出浓浓的杀气。
要提升金军的士气,没有任何字眼比“完颜宗望”四个字来得更加有用,因为完颜宗望就是金军的化身,就跟当初的完颜阿骨打一样。
这一战非常关键,要知道完颜宗望都打算亲自领兵来的,只是刘彦宗担心他的身体,故此才请命前来,要么胜,要么死,这就是刘彦宗此时的念头,也是其余将士心中唯一的念头。
刘彦宗立刻整顿人马,除去两千骑射兵以外,他又将其余的兵马分成四个大队,约莫五千人一队,其中又分五个小队。
这刚刚调整完,西夏的追兵就追了过来。
这里临近沙漠,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对于这片战地,刘彦宗是非常满意。
等到西夏军队到了,刘彦宗已经严正以待。
“吼…!”
黄土飞扬,万马齐飞。
退无可退的女真人无比坚定的冲向敌军。
这不仅是背水一战,也是赌上完颜宗望威名的一战。
ps:求月票,求推荐。。。(我的小说《北宋小厨师》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吊打
ps:,,“”,给《北宋小厨师》更多支持!
失望!
察赫非常失望,他穷追不舍,不是真的想与金军决一死战,而是想将金军逼进沙漠,这样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歼灭这一支金军的主力,但是他没想到金军竟然在这沙漠的边缘地区停了下来,而且还对他们发起了背水一战。∑
即便如此,他也丝毫不惧,因为一天前他还大败这一支金军,只不过他预想这一定是一场惨胜。
于是他又故技重施,命令铁鹞子打头阵,先冲乱敌军的阵型,步兵随后掩上。
战术简单,但是非常实用,这就够了。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那就是好猫!
一时间,又是杀声震天。
眼看双方的先锋部队就要在中场遭遇了,突然,金军阵型如天女散花一般,全部散开,中间让出一条罗马大道来。
“怎么回事?”
后面的察赫看得心头一惊。
这铁鹞子是重骑兵,钢铁洪流,重剑无锋,但是也因此显得极为笨重,只能冲直线,要调转方向非常困难,这金军突然散开,不跟他们硬冲,这顿时就让铁鹞子失去了方向,前面空荡荡的一条大道通往沙漠,不见半个敌人。
而金军则是马走弧线,不知不觉中,在两翼又集中在了一起,宛似镰刀,直插对方后面的步兵阵。
前一天,他们的狼群战术之所以能大胜金军的骑兵,靠的全是铁鹞子先冲散了对方的阵型,但是这一回。这金军却依靠宽阔的地形避开了他们的重骑兵,阵型保持的非常好,从那一阵阵半月形的箭雨就可窥见一般。
“啊啊…!”
霎时间,西夏步兵阵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这两把“金镰刀”在西夏步兵阵中疾驰交叉而过,带走的是一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