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靖建章二年的元旦,言紫兮几乎是在浑沌中渡过的。()
她原本是紧随在他身后,毕竟按照她此时的国师身份,亦是正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她心中微颤,却也顺从地任由着他。
半世荏苒,都如指尖流沙,不若这一刻,紧握住彼此的手,共看天下。
虽然众人皆惊,可是,各自心中却又不得不承认,当这两人并肩步入宣德殿之时,却又仿若上古名剑与它的剑鞘一般,珠联璧合,宛若天成。
只是,很多人不明白,既然这两人这般情投意合,为何不顺天承意,结为百年之好,让她入主后宫,龙凤成双,也总比如今这般没名没分的好。很多人不明白他们的新皇陛下究竟在打着怎样的算盘,甚至还有人猜测,新皇陛下之所以不立她为后,是否是害怕之前王皇后的事情再重演。
陛下,这是用心良苦啊。
尚书右仆射毕永、参知政事董方、身兼枢密使的镇南王、侍卫内大臣陆煜、礼部尚书杜康,户部曹侍郎,这些都是聪明人。
直到瞧见新皇即将步入龙座前,那个一直被他手牵着并肩而立的女子,微不可察地摆脱了他的手,兀自停在了龙座之下,那个她作为当朝国师,原本应该伺立的地方,这些朝廷重臣的心中,方才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这,是大靖之福,毕竟这一殿的朝廷重臣,除却那些原本归附于王家的,谁都不希望再看到第二个王皇后。
连同原本剑拔弩张的大燕和大齐,因为之前大靖新皇登基时较为仓促,并没有派遣使臣来贺,此时,亦是派出了朝廷重臣作为使者,至少在表面上,是来朝贺的。
言紫兮以其国师的身份,自然是坐在新皇龙座下方的首位,对于那些百官和外国使臣拼着命拍新皇马屁,她只能强忍着笑不断在心中吐槽。
总而言之,她是在尽量维持着她难得地端庄大方,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她此时身上揣着的,可不只是她言紫兮一个人的颜面。
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特别是大燕国的使者燕留书,据说是个饱读诗书,三岁就能背诗,五岁就能作赋的奇才,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光是在大燕,甚至在这整个中原大陆,都是有着显赫的声名,堪称当世鸿儒。
因为大燕和大齐的特殊地位,这两国来使,自然是与大靖朝的朝廷重臣一同,坐于殿上的。
而那大燕鸿儒燕留书的目光,这会儿就毫不顾忌地打量起了那个在他看来,仿若惊世骇俗地女子。
相对的,他对于这个堪称为大靖奇葩的首位女国师,亦是多了几分留意。
想起他家陛下临行前的嘱咐,甚至自己此行真正的目的,这燕留书的心中倏然一动,骤然有了主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