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空前危机
#10#
要从诺曼底逃向英国本土的不列颠岛,其间有一道堪比台湾海峡的英吉利海峡,不同于台湾海峡的是,英吉利海峡对应大陆的岛屿是一座海岸线远比台湾岛漫长的不列颠岛
六月二十五日到七月三日,英国方面才将一切准备完毕,期间德军攻占布雷斯特,并从左右后三个方向对诺曼底地区进行压迫式夹击,好在诺曼底有中国远征军保存完整建制的十五个师,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人能爆发巨大的潜力
七月八日,中国传统七夕情人节的隔天,远征军司令朱培德中将率领最后残存的十三个中国师向德军古德里安部(因为古德里安为中国征战过,蒙古、尼布楚都是他率领德国志愿军打下来的,所以说有熟人就好多了)投降,并交出了自己的指挥刀。当时,有随行的德国记者拍了照片,照片上除了朱培德向古德里安交出指挥刀的场景,侧面还有一个女人在掩面哭泣。
她就是克拉拉,在为自己的祖国而哭泣。
全世界的报纸都卖疯了,美国方面对于英吉利大海战“深感震惊”,并“深表忧虑”,认为英国独木难支,撑不过一九四零年的下半年本土就将沦陷。至于保持中立的爱尔兰,估计也会在英国沦陷之后被希特勒顺势灭了,英法相继丧失抵抗能力,欧洲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德军的兵锋。
接下来如何发展又是一个有趣的议题,即德国是否会帮苏联抵抗中国?或者说,德国会反插北极熊一刀?
按照苏德的历史恩怨来说,德国插苏联一刀是最有可能的事,就连中国政府都认为在德国统一欧洲后,不会和苏联合作,以中德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来说,德国很难对万里之外的敌人发动打击,况且中国并不是欧洲那些被迅速灭亡的小国。至于苏联政府是否也有这样的忧虑,斯大林有没有做好准备,外界还不得而知。
八月三日,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加盟共和国方式加入红色帝国大家庭。
八月十五日,德军在大不列颠岛东部登陆,因为丧失制海权和制空权,英法联军不得不放弃沿海城市,德军顺利推进,英军士气低落,德军一举占领利物浦和伯明翰,将大不列颠岛切断为南北两段。北段英军因为得不到有效指挥,陷入混乱之下被德军击溃,南段英军不得不放弃更多城市,集中到伦敦。
八月二十八日,伦敦保卫战打响。
正是在此期间,日本当局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加之欧洲局势逐渐明朗,柏林-罗马-东京轴心集团形势皆是一片大好,日本政府在得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后,野心膨胀,终于将魔手伸向了东印度群岛。进军南洋,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美国在菲律宾群岛和关岛的势力,不打掉这样的钉子,拿下了东南亚小鬼子也会坐立不安。
中国方面还沉浸在三十万远征军覆没地震骇中,对日本的野心一无所知。
林婉芸政府沉浸在愁云惨雾中,好在欧洲方面惨败,和苏联的战时还算顺利,西伯利亚方面军凭借内地支援,两万多架飞机、十多万门火炮、上万辆坦克掀起了一轮钢铁洪流,苏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得不边打边退。从八月份开始,一直打到一九四一年初春,中国军队终于将苏军赶到了乌拉尔山脉以西,并将哈萨克斯坦苏军控制区完全拿下,苏联的亚洲领土被横扫一空。
斯大林虽然恼怒,但也明白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不愿意帮忙,苏联想收复西伯利亚和中亚已经是奢望,因为中国政府从一九四零年下半年开始终于动员了两千三百万的军事人员。这是林婉芸政府发布了主席令,宣布进行最为彻底的战争动员,誓将老毛子赶出亚洲,因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绝不容许欧美白人染指,尤其是斯拉夫这样侵略成性的民族!
一九四零年下半年,德国没有响应苏联的求援,反而先进攻罗马尼亚,继而进攻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联盟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迅速灭亡。而伦敦保卫战就在南斯拉夫灭亡的一个月后,即十月二十二日分出了胜负,德军占领伦敦,英国王室以及内阁政府流亡美国,上百万英法联军被歼灭数十万,余下的向德军投降。
英法灭亡,等于德国统一欧洲的步伐不可阻挡。
一九四一年二月上旬,日本政府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
但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联合舰队不仅摧毁了珍珠港内的海军,还登陆了瓦胡岛、莫洛凯岛等夏威夷群岛的主要岛屿,在美军陷入混乱地时机,一举占领了夏威夷全境,并在之后正式向美国宣战。随后,美国联邦政府宣布珍珠港事变是“耻辱的一天”,罗斯福政府向国会提交的战争决策顺利通过,总统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战争演说,随后通电全世界,正式向日本宣战。
常被称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拉开了最为精彩的序幕!
注:不想详写二战,因为二战已经被写烂了,决战大洋的主体部分并不在于一九四五年之前,而在之后,我尊重历史,又要以一个全新的历史诠释一个时代,二战并不适合,所以直接用一个小卷的篇幅基本概括,真正想写的是二战之后,那才是真正精彩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