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的线索不仅仅在开罗、大马士革、利雅得这些阿拉伯城市,而且也在整个中国的市场以及首都北京中。
本书的每一章都为丝绸之路经济体的崛起提供了不同的角度。这些事情通常看起来似乎没有关联,但事实上他们是全球重新平衡的一部分,象征着在西方统治几世纪后东方的崛起。
这趟旅程的起点在2001年,是发生
“9·11”事件的那一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一年。2001及其之后几年发生的事件推动了阿拉伯世界的崛起,我所处于的有利位置让我见证了这一切。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先后在阿曼、贝鲁特和大马士革居住过。
之后,我以两个大型投行的中国经济学家身份在香港工作了近十年。因此我得以观察到那些貌似孤立的事件是如何经过一起碰撞,令阿拉伯世界和中国更加亲近的,我注意到经济危机如何削弱人们对美国和欧洲经济模式的推崇。
然而,我惊奇地发现,这些事件仍然被认为是孤立的,阿拉伯世界的崛起与中国的崛起被认为是两回事。
因此,我写了这本书,将这些点串联起来。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新丝绸之路经济的头绪。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我主要依靠统计学,但是,统计学并不总是反映故事的全部,它无法辨识正在把中国城市变成阿拉伯集镇的阿拉伯商人,正在建设清真寺以吸引更多阿拉伯商人的中国政府官员,或是遍布从迪拜到大马士革、回家后被称为
“女英雄”的中国女商人。这些故事对揭示正在发生的全球重新平衡非常有用。
本书的第一章主要是这些独立故事的集合,国际媒体往往对此不予报道,或者是被淹没在那些吸引眼球的事件中,如石油价格飙升、失业率暴涨及伊拉克的冲突等等。
第二章研究的是石油关系。中国的崛起令石油价格从历史的低位一路上涨。
阿拉伯商人仍在诸如义乌之类的中国城市消费他们所得的横财。然而,北京的政策制定者担心有一天石油耗尽、工厂关门会让成百上千万人失业。
石油是阿拉伯世界和中国关系的核心,毫无疑问,这也是必须强化的关系。
事实上,2006年4月,中国的主席出访了利雅得,而在此四个月前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才刚刚访问北京。
西方有理由担心它们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吗?也许。然而,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的关系似乎比初看起来复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