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快穿)木芙蓉水芙蓉

359.司霜神女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晋江文, 设置防盗了啊,作者写文不易,请支持正版

    王将军眼也不眨说道:

    “那名美人是母亲的小侍,十年前,他被人追杀,幸得母亲相救,遂以身相许,服侍母亲。王家被抄家, 他有幸外出, 逃过了一劫,不幸流落到潭国, 最近才归国,与我相见。”

    梅大人大惊失色, 说道:

    “十年前,我与陛下微服出宫, 见一美貌少年,惊为天人。那美人与陛下情投意合,陛下正要下旨令他进宫, 却发现他被强抢,成为王将军身边小侍。”

    众人惊疑不定——这是天大的误会, 还是敌国的美人计?

    “我即刻进宫!”王爷翻身上马, 向皇宫驰去。

    一天之内, 王爷奔波了三遭, 这是她第二次进宫, 却前途未卜。

    姐妹的情分用尽了,故去的太后搬出来了,就连太后临死前留给她自保的宫内暗桩,也全都被她用尽,这一次,她又能用什么,让一个骄傲自大自尊心受挫的帝王,在烦躁愤恨之中听她一言,改变了主意?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一股精神,明知不可而为之!

    王爷跪在御书房外苦苦求见,女帝在殿内暴跳如雷,摔碎了几套茶具,终是不见。

    就在王爷控制不住劳累,身体摇摇欲坠之时,一名宫人慌忙上前搀扶,暗中将一张纸条递到了她手中。

    王爷伏地而泣,苦苦哀求未果,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掩面一路哭到先人太后的居所,路遇一内侍口出不逊,大怒,遂冲进殿内,出其不意,拔出旁边侍卫的刀,一刀砍下了新进宫来的美人头颅。

    王爷收拾仪容,在逝去太后殿中从容祭拜了母后,就返回了她以前的皇女居所。

    她吩咐了几句话,就脱下鞋袜,散去青丝,躺于旧床之上,含笑而卒。

    女帝正在大发雷霆,忽闻美人之死,更是火上浇油,失去了理智,偏偏正要派人将凶手捉拿之时,听闻了皇妹的死讯。

    她如一桶冰水兜头浇来,瞬间安静了下来。

    “咳咳,天启,福儿幼时体弱,又生性固执,半生孤单,你就多怜她一分,护住她,母后才能安心闭眼。”

    “母后放心,在我生前,我定将她安排妥当。”

    她以为,她年长于她,怎么也会先于她闭上眼。谁知道,世事无常,她竟先她而去。

    不,不是这样的!若不是自己恼恨她窥探帝所,不肯相见,她又怎会被逼的走了极端,孤零零死于旧宫室中。

    女帝一瞬间如老了十岁,她踉踉跄跄地奔向了以前的皇女殿。似乎昨日,她才刚刚朝那个多灾多难的小皇妹发誓:

    “从今往后,这皇宫里,我只有你这一个妹妹,我会保护你的!”

    然而,她却死了。

    “福儿。”她轻声唤,却无人再答应。

    金钗委地,青丝堆积,那架她差点绊倒却及时扶住的双面绣花鸟屏风仍在,那锦床上的人儿却再无呼吸。

    窗外的木芙蓉花开得那么艳,深红似霞。

    “活人总是比不过死人,现在我也死了,皇姐一向疼我,那这最后一个任性的要求,皇姐可允我?”

    “只不过是保住那二人的命,又有何难,皇姐允了你又何妨?”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女帝一个人低声呢喃。

    她终于感到她自己老了,子女和皇夫都敬畏她,惧怕她,即使有世间再美的人陪她又有何用?她开始感到深深的孤独。

    不久后,潭国出兵,王将军当仁不让,再次出征。这一次,她一鼓作气,攻到了皇城,俘虏了战战兢兢的皇室子孙,才知那个一直被深藏当做出奇制胜的法宝的美人,是潭国一名不起眼的舞女所生的七皇子。

    第一次的美人计,就害得锦朝城破,王家尽灭。

    第二次出现,就要迷了女帝,倾了那国。

    可是那注定要倾城倾国的美人,还未来得及巧言令色,一舞惊天下,就在计谋得逞前,被王爷力挽狂澜,一刀砍死。如今真相大白,无辜死去的王爷,却不会再活过来。

    “我不知谁对谁错,是否冤枉了他。我护住了他的贞洁,但是我要了他一命,如今,我还他一命,如何?”临死前,王爷言道。

    若早知他是奸细,又何苦赔他一命!

    ——王爷如云中花,他不过是泥中草啊!

    灭国之功。

    她大胜归来之时,女帝亲自来迎。

    王将军翻身下马,面无表情,向着皇城跪倒:

    “这是你所在的国,这是你用死所守的城,不再为王家,单单为你,护它一生又何妨?”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什么。天空中,宇宙间瞬间盛开了一场绚丽的烟火。

    陪了她一生的伙伴……顷刻间……尸骨无存……

    剧痛袭来,在这个用生命争取来的苟延残喘之地,伤痕累累的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瞬间昏厥了过去。

    ————————————

    阿福睁开眼,就看见旁边有一位面容严谨的老妇人。

    珍珠做坠,如泪水般挽住那流云似的床纱一角。那妇人就坐在那儿,一刻都不错开眼珠地守着她。

    见她睁开眼,那妇人瞬间失了态,不置信般伸出手来,手指颤抖地摸了摸她的脸,如同对待一个珍贵易碎的绝世珍宝一般,惊喜地叫道:

    “小公主,您可算是醒了……奴婢,这就去……去禀告给皇后娘娘。”

    她喜极而泣,语无伦次地说着。

    不多时,一位慈爱、端丽的贵妇人脚步踉跄地跑了进来,她头发散乱,勉强挽起发髻,插着一把凤钗,一看到她,那慌张的神色就稳定了下来,仿佛证实了自己并没有做梦。于是,那贵妇人稳稳地坐在她的身边,端过旁边白玉桌上的银碗,用疲倦欢喜的眼睛温柔地看着她,柔声道:

    “我就知道,我的福儿会醒……来,先喝点粥……”

    ——这应该就是皇后了!阿福在心里点点头,第一时间认可了她。

    ——稳重大方,没有和病弱的孩子来个抱头痛哭,而是理智地知道自己的孩子刚醒过来,喉咙干灼如火烧,才会亲手来喂米粥。

    阿福在心里赞同着,却没有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只是觉得身体沉重,勉强睁开眼睛就费了她全身之力。这时候,她脑子里混混沌沌,隐约觉得她仿佛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而旁边陪伴她的应该另有其人。

    但是,皇后的出现给了她一种全然没有体会过的温暖。阿福不由自主地想要顺从她的心意,让她不再担心。所以,阿福没有开口询问,甚至争辩什么,只是乖巧地张嘴喝了几口熬得稀烂的米粥,然后闭上嘴,拒绝掉勺子,闭目养神。

    半睡半醒间,她听到身边人来人往,什么“大公主找到了”,“阿弥陀佛”,“在一口枯井里”,还有一阵兵荒马乱,众人哭喊着“皇后娘娘醒醒”……她实在无力睁开眼睛,于是昏然睡去。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她的旁边趴着一个小姑娘,正在她耳边一本正经地恶狠狠地发誓:

    “……妹妹且记着,那些害你的人,那些害我的人,那些害母后的人,我一定叫她们血债血偿!以前是我幼稚了,还听信什么夫子说的‘慈’和‘仁’,顾念什么血脉、手足之情……哼,从今往后,这皇宫里,我只有你这一个妹妹,我会保护你的!……”

    阿福知道,自己有幸见证了一个深宫里幼小孩童的成长。

    ——大公主皇姐哎,您现在就是个小萝莉,说自己以前幼稚神马的,您现在也还很幼稚啊!

    听到这个稚嫩的声音说要保护自己,阿福觉得既好笑又感动。一醒来,她就被身边的所有人关爱着,阿福的心里暖暖的,像是被泡在热水里。这让她很自然地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进而认同了这个世界。

    这种柔软温暖的感觉,她似乎从来都没有感受过。

    ——“这就是亲情啊!”心里似乎有一个声音这么说。

    她好似习惯了心里的这个声音,因为听到这个声音,她瞬间觉得自己完整了,圆满了,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安然处之。

    于是,她微笑着睁开眼,用软软的童音唤道:

    “皇姐!”

    然后,她看见了一个因为吃惊而瞪圆了眼睛的小姑娘。那个小姑娘瞪着猫一样圆溜溜的眼睛,如同看见了一条小鱼干凌空向她飞过来一般,半是欢喜半是窘迫地说道:

    “妹……妹妹你好好养身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