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打下辟邪山已经过去一月时光,此时山道上已经建起了三座关隘,关墙上都设弓弩手,又备有灰罐滚木礌石;山上原有的喽啰也都经过整训,哭爹喊娘了一个月,此时也有了些军伍样子,一千二百勇卒被石赞分驻两地,瓦官寺留守五百人,仍叫“好汉勇”,其余都搬迁到了辟邪山,命名为“辟邪军”。
另外,这一个月里,瓦官寺众人也没有闭门造车,还联络了周边官府势力,用让出平掉原桃花山匪寇的功劳做人情,换来了瓦官寺组织训练乡勇的官府许可,当然说瓦官寺的两处势力是乡勇也是有依据的,原来的桃花村现在辟邪村就受辟邪山保护,而瓦官寺则保护耕种瓦官寺田产的山前村,大概是起名字也能上瘾,现在瓦官寺所在的山岗也被石赞命名为瓦岗山,可不正是把瓦岗寨和井冈山捏到一起了。
现在闲来无事,站在辟邪山上辟邪堂前,石赞又复习起脑海中的记忆来,此时已是八月初,想来高俅已经知道了智深大哥保护林冲去沧州的事情,眼看着花和尚便也要流落江湖了,只是不知没了去处的他是会径直来瓦官寺呢,还是要往五台山去,然后在孟州十字坡差点丢掉性命。以他的性子,当时拒绝了,怕是不好意思就来。不过将来总有相见的日子,也不急于一时。
就在石赞做出一副“思考者”姿态的时候,从远处急急走来一人,还没到近前,便喊道:“大哥,马匹已经备好了,我们快点出发吧。”
石赞一看,却是史大郎,看史进一副急迫样子,石赞心中不禁好笑:真是男大不中留啊。
别看史进现在这么积极,其实平常都是一副不安排不主动的性子,这次只是因为石赞说要去给他提一门亲事,这才改了性子。
要说这水浒传故事里有很多可怜人,其中有两个最可怜,一个是田虎阵营的仇琼英,一个是水泊梁山的扈三娘,之所以说他们最可怜是因为他们都不得不认贼为亲,整日里活在痛苦之中,而仇琼英最后还反了田虎报了仇,嫁给张清,也算是不错的归宿,算是先苦后甜吧,而扈三娘呢,本来是个千金小姐,父爱兄疼,却被梁山杀了一家老小,又被迫嫁给王英那个好色丑陋、品行不堪的人,最后更是死在了征方腊的战役中,可谓是先甜后苦,一苦到底。若有机会石赞确实想改变一下扈三娘的命运。
现在瓦官寺与独龙岗离得不远,又有和附近势力交好的需要,所以石赞便准备了“和亲”之策。现在瓦官寺一方有石赞、薛永、史进、石勇、崔和尚和张教头六位首领,张教头排除掉,道成有王娘子,剩下四个好汉都还是光棍,按理说自然要先可年长的来,不过最年长的是不到二十六岁的自己,做为大哥,石赞却是不好意思如此,思前想后,便发扬一下风格先从最小的来,今年史进也有二十一岁了,而且史进体格样貌俱都是上上之选,身材魁伟、猿臂狼腰、身披龙纹、面若银盘,可不正是小娘喜欢的类型,到时扈太公那里也好说话。
既然马匹已经备好,石赞也不拖沓,径直往外行去。毕竟是拜访而不是威慑,此行也未相随多少人马,只有石赞和史进引马军四十骑出发。马蹄踏踏,众人只捡那大路纵马,不半日便先来到李家庄。李家庄也是一座大庄院,庄墙修了两丈高,在墙外栽着数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树,四周又都挖了宽阔的护城河港,只有一座吊桥可以通行。石赞通了名号,道明来意,不多时,就迎出来一位大汉,虎头燕颌,猿臂狼腰,双眉下生得一双鹘眼鹰睛,端的是不负扑天雕之名。
两伙儿相见互相剪佛了,李应便将石赞一行人引进庄里,入得门,来到厅前,两边有二十余座枪架,明晃晃的都插满军器。众人上厅入座,李应又教上了酒食款待。
石赞先开口道:“早听江湖都传独龙岗上有位好汉,今日幸得一见,真感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
李应很是受用,却也谦虚:“我等不过是守得家园,石赞兄弟才是真英雄,如今扫平桃花山,兄弟江湖上的名号必然更响。”
石赞道:“那扫匪平寇的事情都是官府的责任,我等能守一方乡土便是英雄。今日兄弟来见哥哥,不为别事,只为结盟互守,他日若有大寇来犯,两地当互相救应。”李应自是答应,又得知石赞等稍后要去扈家庄拜访,便说愿意负责联络祝家庄,于是两人相约几日后四庄齐到李家庄递交盟约。
得了李应承诺,石赞、史进等便也不再多留,打马往西而去。
众人绕过独龙岗,直到申时才赶到了扈家庄。扈家庄与李家庄又有不同,庄子四周便有天然河流环绕,水岸上杨柳茂密苍翠、景色秀美,庄前是一条大溪,跨过一条青石桥,便是庄门。
扈家庄迎出来的是一个与石赞年纪差不多的青年,相互见礼才知这人便是唤做飞天虎的扈成了。
石赞道明来意,扈成便引石赞等进庄拜会扈太公。
扈太公的一双儿女都算是老来所得,此时的扈太公已是年逾六旬,但身体依旧硬朗,精神也十分矍铄。石赞入厅时,老人便望了过来,眼神中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石赞从容见礼,声音铿锵明朗,语气谦虚平和,交谈几句,扈太公便微微点头。
交代了一番与李家庄的约定,扈太公便也答应下来,此时天下已经显出乱象,每家村坊都练有庄勇,但若有那大寇来犯,依然难敌,如今四方能得结盟,自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了。
得了扈家庄也来加盟的承诺,石赞便又向扈太公及扈成介绍史进:“这是石某的兄弟,姓史名进,祖籍华阴,江湖上人称九纹龙,之前曾与我一起杀了强占瓦官寺的假道士邱小乙,后来扫平桃花山更是出力甚多,乃是前禁军教头王进师傅的关门弟子,今年二十有一,闻听太公幼女尚未婚配,我这做哥哥的便想来为兄弟来求一求。”
扈太公却是未想到石赞有此一言,却未能马上接言,却是扈成道:“我那妹子如今正是十七岁,马步功夫纯熟,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我也甘拜下风,红绵套索更是一绝,阵前捉人轻而易举。但性子甚是骄傲,老父虽几次要为她说亲,却都被她所拒,只说,若想让她心甘情愿,必先胜了她一对日月刀。”
扈太公又说:“不瞒贤侄,我这女儿甚有主意,我也强迫不得。之前祝朝奉为其三子祝彪也来求亲,不想三十合被三娘用套索拖下马来。如今贤侄若要为令弟求娶三娘,那么须依我两件事。”
石赞忙道:“请太公直言。”
太公便道:“第一件,史贤侄比武须能得胜或是三娘甘愿,第二件,所谓出嫁从夫,三娘不在我身边我总是不放心三娘,若要求娶,还需石贤侄认了我这女儿做义妹。”
石赞大笑:“太公所言无有不依,即使我这兄弟不能取胜,我也愿认了三娘做义妹。”石赞对扈三娘的武艺还是有估算的,若是原来的史进,武艺与扈三娘其实是不太容易分出高下的,但现在的史进得了石赞不少指点,又每日里都有人过招,经验已经丰富,即便五十招不能建功,八十招也必能取胜。
当下叫出三娘,设了香案祭品,一番仪式之后,双方就此定下兄妹之义。见天色已晚,扈太公便留石赞一行人宿庄上,明日也好比过武艺。
当晚,扈太公对扈三娘说了石赞为史进提亲一事,说好若是明日史进武艺胜出,切不可再做推拒,三娘点头应下。扈三娘已经见过了史进,也听说了史进十分本事,心里早已有了三分喜欢,只是性子骄傲,怕对方看轻了自己,便还想在演武场上显一番本事。
第二日,众人酒食已毕,便到了演武场。三娘自是知晓女子比男子力弱,自己又非是天赋异禀,只有凭借自己不俗的马术,再借助马力或可取胜,便要求双方比较马上武艺。史进不惧,自无不可。于是便有庄仆牵出双方坐骑,史进已经打造了一柄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不过此时却不用,只在兵器架上拿了一条包铁长棍,扈三娘则依然使一对日月双刀,二人飞身上马,互相抱拳后,也不做试探,直接拿出十分本事斗在了一起,便只见二马交错打转儿,一回合是女攻男守,二回合是男攻女守,三十合上竟是旗鼓相当,再斗下去随着三娘刀法越使越快攻势也越来越疾,史大郎只把长棍使圆,直守得针插不入,水泼不进,三娘见难以建功,便拨马而转,史进知道三娘的红绵套索是一绝,便只策马立在原地,三娘见他不追来,有种被窥破心思的感觉,又因为有力无处使,便恼道:“你为何不来追?”史进答道:“我知三娘套索厉害,自不敢追。”扈三娘这才怒容稍霁。
众人在旁却一阵好笑,石赞见机开口道:“妹子与史大郎在武艺上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姻缘也必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了。”
扈太公也是点头,众人再看三娘时,却哪还有英姿飒爽花木兰,只有个羞涩低眉的美娇娘,众人自然明白了三娘心意。于是便各去张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