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墨染白衣

序章 太古东皇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序章 太古东皇

    (31+)

    太古时期,人类先祖居住在九州极东之地。太古时人类先祖灵智未开,过的尽是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极东靠山而近海,因此常年风雨不断,洪涝之灾更是常见,太古时先祖之苦,非是今人可度。直到后来,极东有天光自穹顶而降,先祖沐浴天光而开启灵智,人类才得以从这漫无天日的苦难中解脱,从此繁衍生息。

    人类先祖有了灵智之后,为求生计,便举族迁徙,自极东出发,途经东山、岐山,沿青河西行三万九千里,最终定居在九州中心,即如今的苍山一带。人类先祖如何横跨半个九州已无从考究,毕竟太古时纪事多靠口口相传,为数不多的石器与壁画也已损坏殆尽。不过,今人在极东发现的不少古人类生活的痕迹,倒是印证了人类是由极东而来这一说法。人类在苍山一带繁衍,不过数百年便由原先的寥寥几千人发展到了十几万人的种群。这期间,不免族群矛盾与分化,最终,在青河畔形成了四十五个信仰不同的部落,史称太古四十五族。

    而东皇的传说,便是从此时开始。

    那是一年开春,若母族的少年们为了即将到来的,被后人称作四十五族祭天大典的祭祀典礼而入苍山狩猎。与其他部落不同,若母一族认为母亲带来了生命,因此,部落内成为母亲的女子都颇有地位,这也是为何后来九州的史学家命名其为若母的原因。若母,顺从其母也。若母族的少年们,春猎时,除了准备祭品外,还要把除此以外新春所猎的第一只猎物献给母亲。少年们结伴入山,互相照应,很快便猎好了祭天的祭品,一只体型庞大的玄牡(1)。少年们将玄牡合力抬回部落后,便由分散开来再入苍山,为各自的母亲猎取开春的第一只猎物去了。

    虽是分散,但少年们相距却不是很远,这是为了在有人受到大型野兽攻击时,其他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敢来支援。然而,有一位少年,却不知是何缘故,与进入苍山的其他少年失去了联系,没有了踪影。

    暮色将近,少年们在苍山脚下集结,这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少年们入苍山找寻无果,又回部落里喊来其他人一起找寻。若母族的族人们在苍山寻找数天却没有结果,也只能当那位少年已葬身兽腹,回到部落内,按照族内传统为少年举办了葬礼。

    青河畔人类十几万人,少年的失踪委实算不得大事。时间久了,除了少年的父母,就连少年的族人们也已渐渐不记得此事。直到,那一天。

    少年失踪后不知多久的又一年开春,在四十五族在苍山举行祭天大典时,一只巨大的玄蛇自苍山冲天而起,而后降落在了四十五族的族人面前。

    当然,还有一位身着玄衣的男子。

    男子立于蛇首,随着一道金色天光从天而降。玄衣男子沐浴天光,神色凛然,宛若神明。见此情形,四十五族的族人们纷纷跪拜,惊呼上天垂怜,使得神明降临保佑人类。男子被以极高的礼仪迎回四十五族的部落内,玄蛇所到之处,四十五族族人无不行礼跪拜。不出一日,男子与玄蛇便走完了青河沿岸的太古四十五族,最终,来到了若母族内。

    若母族人自是纷纷前来跪拜,但是,一位行将就木的老者在儿孙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出家门跪拜时,却被男子拦了下来。

    男子此番动作,自是使得若母族人无不惊呼,认为这位老人是得到了神明垂怜。然而,男子制止老者的跪拜动作以后,却走下蛇首,亲自搀住了老人。男子右手拂过老者双眼,动作间右手金色光华流转,不消一会儿,老者原本混浊的双眼,重又恢复了清明。老者恢复后,看到男子容颜,用极度激动与不可思议的语气,问出了一个问题。

    没错,这名男子,正是昔日春猎时,失踪的那名少年。

    在老者的家中,男子讲述了自那以后发生的事情。

    少年时的他与众人走散之后,辗转中来到一处从未见过的山泉旁边。山泉中,生有一株根茎碧绿,果实朱红的奇异植物。在看到果实以后,少年突然生出一种将其一口吞下的冲动。最终,少年没有敌过内心的欲望,将果实摘下,送入了口中。

    果实入口的刹那,少年便昏死了过去。待他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一山洞之中。洞口处,一只巨大的玄蛇盘旋而卧,金色的眼眸正静静地看着他。

    就在少年惊骇下想要逃跑的时候,突然,他内心响起一个声音,及时阻止了他。

    男子说,那个声音的主人,才是真正的神明。

    神明在山洞内用天音与男子交谈,在男子居住在洞内的这些时间内,教会了他许多未曾听闻的知识。这一晃,便是两万多个日夜,用后世的时间来算,便是六十年。

    终于有一天,他学会了了神明所有的知识,神明便命他离开苍山,与玄蛇一同下山,用神明教授的知识去造福人类,这便有了后面所发生的一切。

    男子没过多久便离开了若母族,在苍山下用神力建起了石屋,就此定居下来。他抛弃了原先在若母族内的名字,自称后(2),并亲自为青河沿岸的四十五个部族确定了他们的族姓,然后又按照他们不同的信仰与风俗,制定了各自部族的图腾。后来,他开始正式接受四十五族的朝拜,并开始将神明传授的知识教给人们。他先是带领各部族的统领入苍山,寻找易生长且产量富足,可以作为人类粮食的植物,然后又命他们在青河北岸开辟出大片的土地,种植粮食。而后,他又命四十五个部族在族内圈养动物,以此来消除猎物的野性。这些动物的繁衍与青河北岸种植的粮食彻底解决了各族的食物问题,使得各族人再也不用冒险入山林来寻求食物。太古时期,人们居住的不是木屋便是草屋,他便教给人们从矿石中提炼青铜的办法,并用青铜制成各式各样的器具。他用这些器具将石块打磨,再用打磨的石块建起了房子。四十五族内的人们纷纷效仿,终于住上了可以抵御严寒的房子。他还将苍山中各种可以治愈疾病的植物的药性告诉人们,使得古人们终于有了对抗疾病的办法。后来,他还命人又开辟出一块土地,专门种植棉麻,又教给人们纺织衣物的办法,使得四十五族的族人们摆脱了终日以兽皮蔽体的生活。后的到来,使得四十五族人类的生存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人的寿命也随之增长。有史可依,后的到来使得四十五族长寿的人类越来越多,还出现了第一个超过百岁的人类。后世的演义中,有人将后比做寿神,也正是因为如此。

    除了在生存方面的知识,其他方面,后也教授了古人们许多,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文字。他模仿事物的形态特征创造出了文字,然后又将苍山中一种特殊植物“竹”断节、分片、烘干,然后用青铜做成刀片,在烘干的竹片上书写。他规定了度量衡与时间单位,以人呼吸一次的时间为息,千息则为一刻,八刻为一个时辰。他把一个日夜更替的时间叫做一天,一天有12个时辰。他又根据日月变化,规定了三十天为一月,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每六十年,则是一轮。东皇规定三轮为一纪,以太素、太初、太始命名一纪中的每一轮,然后用单个字来命名每一纪。这种纪年方法从后回归那年开始算起,后为这一纪命名本,他下山的那一年,也就是本纪太素初年。尽管后人发现实际上日月的变化规律与他所规定的稍有差别,并做出了修改。但无论怎么修改,都是以他所规定的时间为基础。而后,他取梧桐木制一弦琴,听万物之音制定乐理,每每在祭天大典上演奏,以琴音模仿万物之音上达天听,祈求人间风调雨顺,无病无灾。后的到来,不止使四十五族的生存条件越来越好,还使得人类愈发智慧,这一点对于人类的裨益,甚至远在寿命增长之上。

    然而,使得后被整个九州的人民刻骨铭记,尊称为神的,却并非因为这些。

    后在苍山一住便是三百多年。三百年内,后教授万民,容颜却从未更改,这使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更加尊崇后。四十五族人民的生活在后的教诲下越来越好,然而,似乎是上苍认为一个种群的繁荣必将经历坎坷,灾难,始终还是来了。

    那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四十五族中,离苍山最远的一个部落,逐日族内的青壮年们,一如既往的前往青河沿岸打理农田。在他们结伴来到田里时,却发现,一只两人高的奇异野兽,正疯狂地破坏着他们辛劳开垦的农田。

    异兽身体像极了狮子,却生的通体无毛而赤红,巨大的头颅上又偏偏长了一张獠牙狰狞的人脸。它口中喷出的火焰片刻间便焚毁了大片农田。这只异兽,正是后人所说的始难。

    异兽发现有人来到之后,立马放弃了农田,转身袭击逐日族的众人。就在第一名被始难扑倒,即将葬身兽腹的人绝望地闭起眼睛时,后出现了。

    后如一缕青烟般出现在众人面前,挥手间一道金光便将始难击飞数十丈之远。始难被击飞倒地后,眨眼间便从地上站了起来。始难晃了晃长着人脸的巨大头颅,想要再次冲将过来,后却再次挥手,一道更加耀眼的金光瞬间洞穿了始难。始难被洞穿,身体却因惯性前冲,最终冲到了后面前。他眼睛盯着后,身体却是不停抽搐,不一会儿便没了生息。

    这是关于后的记载中,最为详细的一场战斗。

    因为这是最简单的一场战斗。

    始难之后,各类异兽仿佛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四十五族族人的死伤人数也在逐渐增加,而出现的异兽,也在逐渐增强。后的战斗也因此逐渐吃力,最后甚至频频负伤,几度昏死过去。

    四十五族的人们并非没有想过逃跑。然而,苍山方圆三百里,却好似被布了迷阵,无论人们往哪个方向走,最终却还是会回到四十五族的聚居地。力量不敌又无从逃跑,使得绝望渐渐在四十五族蔓延开来。他们只能祈祷,祈祷后能够一直战胜异兽,保佑众人。就在众人在绝望中惶惶度日时,它来了。

    应殃,正如后人给它取的这个名字一样,他似乎是为了应上天降给苍生的这一场灾难而生,应天之殃,应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灾难,更是整个九州的灾难。

    应殃降临的那一日,四十五族的族人们在睡梦中醒来后,却迟迟没有见到太阳的踪影。太阳好似消失一般,使整个九州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在人们高举火把纷纷奔向后所住的苍山时,最后的劫难,开始了。

    劫难伊始,是四十五族的族人们从未遇到过的狂风。狂风伴随着电闪雷鸣,以毁天灭地之势席卷而来,所过之处,飞沙走石,草木尽断。四十五族的族人们被这一股狂风席卷至万里高空,惊恐之中,只听一声通天彻地的兽吼,在高空之上的穹顶响起。

    “吼!!!!!!!!!!!!!!!!!!!!!!!!!!!”

    这一声通天彻地的吼叫已经超越了人体承受的极限,几乎所有人都在这吼声中身体爆裂,死无全尸。当寥寥无几的幸存者还在因为吼声而头晕目眩时,不知什么东西自穹顶而下,压着幸存者和漫天的血肉,以极快的速度迫向了地面。

    在幸存者和地面接触,死亡前的一刹那,他们听到了一声,比之前的兽吼,更加洪亮,更像末日的声音。那是穹顶之物撞击大地的声音,也是九州大地碎裂的声音。

    “咚!!!!!!!!!!!!!!!!!!!!!!!!!”

    这是关于这场劫难,人类最后的记忆。

    当人们再次拥有光明和记忆时,却发现四十五族,无论男女老少,皆是赤身裸体地躺在了苍山脚下,被破坏的地貌也已恢复如初。就在人们为发生的事情面面相觑时,后的声音,自苍山顶上响起:

    “予小子,不负天命矣。”

    听到后声音,众人赶忙抬头望向苍山山顶。苍山顶上,后立于玄蛇之上,渐渐飞天而起。玄蛇在飞天过程中渐渐蜕变,黑色鳞片脱落,金色鳞片长出,玄蛇,竟是在升腾中,化为了一条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负者后向着东方飞去,渐渐地没入云层,不见了踪影。

    如此景象着实震撼,大部分人还在望着后消失的东方天际时,有些靠近后之前所住石屋的人则站起身,走进了石屋。进入石屋后,一声声惊呼使得周遭还在发愣的人们回过神来,纷纷聚拢到了石屋前。

    石屋内的墙上,可有一幅壁画。壁画十分简单,是一个四肢高过云层的异兽,正在口吐狂风,吹向大地。

    看到壁画,人们这才惊觉发生了什么,嚎啕大哭地冲出石屋,向着东方跪拜。发现壁画一事在人群中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嚎哭着向东方跪拜,最后,十数万人一起恸哭跪拜,哭声直至云端。不知是不是人们的哭声震散了天上的云朵,苍山周围,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

    小雨绵绵不绝下了一天一夜,四十五族的人们也就跪拜了一天一夜。跪拜结束后,人们回到部落,把后的事迹写在竹简上,刻在石碑上,为的就是让后人记住后为人类所做的一切。由于人类自极东而来,后最后又往东方飞升而去,四十五族的人,为后取了一个尊称,极东之皇,即是,东皇。

    东皇后的事情到此结束,后九州又经断食之灾,十国之乱,终于在万年前,平定了下来。时至今皇登基,再未曾有过祸及苍生的动乱出现。

    时如逝水,入海不复。而今,婪酣之疫再起,九州苍生再一次陷入危难。这一次,是否还有东皇一般的英雄,来拯救苍生呢?

    这世间事,是人事,还是天命,又有谁知道呢。

    玄牡(mu):祭祀用的黑牛。

    后:多音字,此处读yang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