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5亿人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生存方式,主要依靠小块土地和少量产品来维生,土地面积甚至比美国经土壤改良后的优质农场面积还要小。以芝加哥为起点,往南至海湾,往西穿过堪萨斯州,这其中的土地面积比中国、朝鲜和日本的耕地总和还大,若按照他们的耕作模式,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养活的人口可以达到现有规模的5倍。
(色色小说
这些国家的降雨量很大,甚至超过了一些大西洋和海湾国家,但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天降雨量少,因此夏季作物的生产效率可能达到最高,中国南方的年降雨量在80英寸(1英寸=0.025米)左右。在我们南方各州,降雨量接近60英寸,但6~9月的降雨量不到全年的一半。从苏必略湖到得克萨斯州中部的地区,一年的降雨量大约为30英寸,但3~9月之间只有16英寸的降雨量。在中国山东省,平均降雨量为24英寸多一点,其中的17英寸在指定的月份下,多数集中在7~8月。研究显示,使用最好的耕作方式,在不损失水分的情况下,我们耕种的庄稼出产每吨干物质需要300~600吨水。显然,对于任何土壤来说,适时适量的水分都是高产的首要影响因素,在适当的时候灌溉,将是土壤和庄稼保持湿度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遥远的东方,采用集约耕作获取巨大的土地产量是可能的。
这3个国家选择大米和小米作为主食,由此而逐渐演化发展的农业系统反映了他们对农业本质和原则的深刻把握,这样的成就对我们来说是惊人的,西方国家应该停下来反思我们对农业本质和原则的理解。
尽管这些国家的降雨量大,他们还是精选了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庄稼。这些庄稼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还可以利用临近山区的大量地表径流,这些山区都不适宜耕作。在这些国家看不见闲置的稻田。在日本的3个主要岛屿,56%的可耕地,约有11 000平方英里,被用于种植水稻,从插秧一直到接近收获的这段时间,水稻始终浸在水中。在季节适宜的地方,收获水稻后,土地被烤干用来种植需水量少的陆地庄稼,以使土地处于干湿平衡状态。
几世纪前,凡学习过远东农业操作方法的人都会重视水对于提高庄稼产量的价值,这种经验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他们希望调整环境和庄稼的生长,直到彼此相互适应,水稻就是一种可在施肥强度高的情况下,既抗旱又抗涝,还能获得最大产量的谷物。我们这些拥有潮湿天气的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是:不论施多少肥,过了几年,稻谷总会减产,不论水分是否充裕。
无论是地图还是语言都难以充分说明开凿运河对于水稻文化的重要性。据保守估计,中国大地上绵延着20多万英里的运河,中国、朝鲜和日本的运河里程数甚至超过了美国铁路里程数。仅中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就和美国的小麦种植面积相当,而水稻的年产量是小麦产量的3至4倍还多,而且这些农民通常都会在种植水稻的土地上实行轮作,每年都会种上一到两种不同的作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