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千年农夫

第五章 水渠和梯田(5)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雨量较小时节,黄河在流经山东济南时水流速度会超过4 000立方码1立方码=0.7645536立方米。每秒。洪水时节,水流速度可达到雨量较小时的三倍。在平原地区,这些水在24小时以内就能将一块面积为33平方英里,厚度为10英尺的土地淹没。黄河就像一把双刃剑,生活在此的人们不断地筑堤建坝、开凿运河,既利用河水灌溉良田又防御洪灾。人们与黄河相伴4 000年的时光里,形成了怎样特殊的心态?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尽管防洪工作并不总能成功,但他们却从未放弃。1877年,黄河洪涝严重,河水冲破了岸边的堤坝,淹没了沿岸大片土地,死亡人数超过百万。1898年时,洪水再次来袭,将济南东北部1 500个村庄和西南部广阔的土地淹没。正是这些巨大灾难使得黄河有“中国的悲哀”、“难以管制之河”和“百害黄河”等称号。

    大运河工程似乎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大事件了。据说,中部位于长江和清江浦之间的运河建成于公元前6世纪,南段位于清江和杭州之间的运河建成于公元605年-617年间。而北段位于黄河故道和天津之间的运河则建成于1280年-1283年间。

    这条运河被称为中国的大禹河(帝王河)、运河(运输河)或运粮河(贡品运载河),也是连接着内陆一些大河和东部沿海的巨大水陆运输系统,为当局者巩固统治服务。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不断修葺这些分布散乱、已被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运河、堤坝、防洪堤和蓄水水库。维护统治的同时,也达到了抵御日益严重的洪水灾害的效果。我不得不说,4 000年前大禹就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预见人类的未来,制定一些与世长存的措施,为后人的永续生存奠定了基础。

    对于所有已开化地区的人来说,生存所面临的最根本和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土地生产能力的枯竭。事实也已经证明,图5-1、5-2所示运河的开凿是为了在三角洲平原和洪水淹没地区开展复垦工作。不管最初是否特意筹划,这些位于三角洲平原和受洪水侵扰地区的运河都是保护国家资源最基本、最富有成效的措施之一。通过运河,这个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国度因此大大扩张了其沿海平原的面积,减少了运河中的废物污染,使得沿岸几百平方英里的土壤变得肥沃和持(色色小说 久。我们毫不怀疑这项工程是过去4 000年来人类改造冲击平原案例中最成功的一个。这项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将在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缓慢显现,而且它的建造及维护还培养了这个民族强壮的体格和恒久的毅力,这里的人们心思细腻,木讷于言,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为家园的建设和土壤肥力的保持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