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和四个男人之间的故事

第一章(七)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红|袖|言|情|小|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戒毒”“禁毒”“缉毒”的区别,更多的是对毒品的危害性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出书的事情已经成熟。(请牢记.)(更新我们速度第一):。

    我认识了一个叫苏思淼的男人,他和朋友利用一个林场建立了戒毒基地,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此得到了所在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连续几年的禁毒志愿者自行车万里行的组织工作,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政府还鼓励性的拨放了资金,他们也干劲充足。()

    苏思淼是一个彪悍的东北男人,当过特种兵,转业后做过记者,搞过企业,现在基本上是专业搞戒毒了。他们那里的人几乎是一群疯狂的人。苏思淼邀请我到他们的基地做客,我答应了他,但说明不是现在,我希望我的书整理完毕之后。他说,不能无限期,仅仅给我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一套四本60万字的资料整理,涉及戒毒篇、禁毒篇、缉毒篇、表彰篇我需要大量的充实内容。期间,我没有再跟刘晨联系,刘晨也没来过电话,我忙碌着,内心已经彻底充实了。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带着成型的作品,我开始落实出版社。然而事情却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顺利。出版市场,抢手的是美女文学,名人轶事,悬幻作品,几万册以上的销售量才叫畅销书,出版社才规避了投资风险。特别是名人的稿子,出版社抢着要,无名作者的稿子,要看有没有包装的潜力,作为宣传性知识性的读物,儿童作品更有市场,我送了好几家出版社,稿子都退了回来,原因自然不是稿件质量,而是市场。甚至有人建议我把稿子充实一些同性恋的实例更好些。妈的,刚刚了解了禁毒,又要清楚同性恋,我招谁惹谁了?唯一的一条路,自费出版。预算了一下,至少八万,仅仅印刷五千册,还要我自行销售。我陷入了失望之中。

    一天,我去找杨晓林,听说他已经调到了公安局缉毒大队,我找到他后说:“我要自己办一个文化公司,专门负责禁毒图书的出版业务。”

    “赚钱?”

    “不!”

    “玩儿。”

    “不!”

    “撑得?”

    “嗯。”

    “刘晨怎么样了?”

    “不知道,没联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