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千年农夫

第三章 到香港和广州(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3月7日是星期天,早晨我们先经过一大片炼糖厂,随后发现我们进入了狭长而美丽的香港港湾。这里停泊着5艘战列舰和几艘大型远洋轮船,还有许多船只泊在岸边,其中的一些拉货的小船一年的总吨位大约能有两千到三千万吨。香港位于东印度洋台风地带,尽管北部有一座大的岛屿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挡台风,减少其破坏,但1906年9月的一次台风仍使得9艘战列舰沉没,23艘船被掀上海岸,另有21艘船只遭严重损坏。小船的损失更为严重,据报道死亡一千多人。

    我们的轮船没有驶向码头,而是在日本邮船株式会社船的带领下,穿梭在漫长的海岸线和高陡的山坡之间,最终来到一个很有西雅图感觉的城市。这儿的悬崖可连接至人行道,但它太陡峭了,没有人敢攀爬。峭壁上满是各种蕨类植物、小竹子、棕榈、树藤和开花的灌木,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松树和大榕树。这些植物在热带的景观里加入了些许北方的感觉,美景一直蔓延着,最终消失在笼罩天空的薄雾里。我们在那的时候,整个城市和港口一直都有这种景观,延续着直到超出新老九龙的界限。

    香港岛大约11英里长,2~5英里宽,岛上一座高1 825英尺的山峰上有一座信号灯。地面上空有一条缆车索道,巨缆的另一头每15~20分钟就有一辆缆车驶上斜坡,另一端则有一辆缆车驶下。索道交通为居住在城市周围的人到山下从事商业活动,或到山上享受宜人的空气带来了便利。四通八达的道路在城市上空沿着山坡延伸,层级分明,配有排水沟和桥(色色小说 梁。人们可以在这些道路上步行,可以骑马,可以坐黄包车或坐轿子,但是搭乘四轮马车就显得窄了。我们选择从跑马地的一边开始沿路攀登,到达山顶后又从另一边下山。山上云雾缭绕,在攀登的过程中偶尔能瞥见山顶,当我们俯视高架桥纵贯的城市和停泊着轮船的港口时,所看到的景色对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来说都是最美、最稀有、最珍贵的。这个时候正是候鸟开始向北迁徙的季节,树林中各种植物的种类开始变得纷繁复杂。

    许多香港妇女和男人一样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她们将沙子和碎石从码头搬运到街上陡坡的顶端,这些沙子和碎石将用于调制混凝土碎石料。尽管工作繁重,但是她们都不觉苦,步伐仍很稳健。香港人比上海人身材要矮小些,酷似在美国的华人。但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很敏捷和强壮。在这儿的街上我们第一次看到用锯子锯木头,他们的姿势如图3-1所示。这儿的木板都是樟木木板。在温暖潮湿的天气里,男人们总是打着赤膊,将裤脚卷至膝盖,在脖子上围一条擦汗的毛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