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四千年农夫

第五章 水渠和梯田(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五章 水渠和梯田

    3月15日晚上,我们离开广东前往香港,并将于第二天再次搭乘土佐丸号轮船去往上海。尽管我们的轮船驶出大海很远,除了离岸的岛屿,已经看不见土地了,但是一路上的海水都很浑浊,直到我们穿过北回归线,驶离汕头的汉江口。在一(色色小说 片距海岸线以南600多英里,可能出海50英里的海域,来自中国最肥沃土壤的巨量的泥土被海水带到这里,人们再也无法利用它们。如何保障土地资源,阻止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对中国,对其他所有此类流失大量资源的国家而言,都必将是未来政治、教育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课题。

    在我们刚刚离开的巨大的广东三角洲平原上,以及即将前往的更加辽阔的扬子江三角洲平原上,在更往北的黄河流域,数百万年前就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至今仍在夜以继日地发生。它们的作用无法估量,沿途的海岸线就是它们的杰作。生活在此的人们以坚定的毅力造就了巨大的工程,他们建造堤岸、挖掘运河,利用携带丰富养料的河水灌溉农田,利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肥田。在这块田野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农民在做这些事。

    无论是通过图象还是言语,人们都难以充分表达挖掘运河、开垦三角洲平原和其他耕地的重要性;人们同样对改造表层土壤以适宜耕作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难以言传,这项工作在中国、朝鲜和日本至今仍在取得进展。反复耕作并日渐成熟的土地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财产,并支持起他们高度密集的人口。在中国,我们曾有一段旅程是在上海和杭州之间的运河上度过的,我们住在一条房船上,走了大约117英里。期间,我们仔细地记录与主航道交汇的分支运河的数量和特征。记录显示,从嘉兴开始,由北向南,直至杭州的62英里中,在主航道西边有134条分支运河作为进水运河,东边有190条分支运河作为出水运河,这些河水最终将汇入大海。这些运河的平均宽度估计在19~22英尺之间,运河岸边土地在水面以上部分的高度在4~12英尺之间,以四五月份的水位为标准计算。我们进入大运河后,发现水深经常超过6英尺,我们估计这个地区运河的平均深度在8英尺以下。

    图5-1 浙江省718平方英里的

    区域内主要的运河分布,每条线代表一条运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