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玉泉院途中,无邪问邵院主此事应该如处置。邵雍道:“老夫通过占卜,算来丢失的道藏现在还存留在华山圣地,只是不知为谁所持。你回到院中,千万不要向他人提及此事,平时可代我留心其它信士有何异动,早些告知于我。”
无邪点头答应了。邵雍又叹息道:“其实我所担忧的并不丢失了道法秘藏,这一次丢失的只是《云笈七签》的副本,真迹另有所藏。我所担心的是来人盗书时,取走的都是种种记载外法神通的秘笈,对真正论及大道的经典却弃之不顾,依此修行,只怕要偏离了大道,沦为妖邪,为祸于世。”
无邪暗笑,这位邵院主可真是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育家,自己的东西被学生偷了,还在担心偷窃的人会步入歧途。
无邪回到玉泉院中,佯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王韶、沈括两人问起他是如何下山的,无邪只说天晚遇雨在山下留宿一夜,是邵院主上山将他带下来的。
无邪又问他二人当日之事。沈括说进入五精舍后,遇到一个醉眼蒙胧但学识渊博的老道,两人谈天论地,讲了整整一个下午,要上晚课才下的山。
无邪这才知道藏师贾善翔是与沈括谈得投机,高兴起来才至饮酒醉倒的。
无邪又问王韶与贺栖真交往之事,王韶一开始推辞不说,等到我不问了,他又忍不住主动来找我,将整个经过说与我听。
原来王韶与贺栖真在二十八星宿谈了一阵儿,王韶对贺栖真提出的好些问题都是回答不出,贺栖真莞尔一笑,先行离去。
王韶苦恼之际,恰遇玉泉院中众信士中修为最高的柴孤山游经星宿潭,急忙向他请教。柴孤山耐心解答,王韶得到真解,急返下山,到仙姑观外约见贺栖真。两人畅谈到天黑,才依依不舍分开,并约好后会之期。
王韶在甜蜜的说起与贺栖真交往之时,随便还谈到一件异事。他离开仙姑观,回返玉泉院时,途中遇到大雷雨,躲在一处荒斋里避雨,却有一只白色狐狸奔到他身下躲藏不去,直到雷隐雨休时才走。
无邪忆起邵雍曾说从镇岳宫地穴逃走的妖邪中有一个为贵人所助,逃过了雷劫,莫非那贵人就是王韶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那只狐狸应该就是幻姬了。
“那只狐狸本是只修行几百年的狐妖。”无邪只怕说出来吓住了王韶,忍住未说。
无邪经此一事,亲眼目睹了道术的高超,深刻感受到了道法的玄妙,知道了问道的远大前途,这才真正下了决心修真。
与无邪相似,沈括经与贾善翔畅谈,更增加了研究道法的兴趣,每日孜孜不倦的学习。至于王韶,自从与贺栖真结识,为了讨美貌姑娘欢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经常缠在柴孤山身旁问这问那,然后去贺栖真面前卖弄。
这三个人学习的目的虽不同,学习的信念却同样坚定,学习成绩与日俱增,无形中已经通过了修真七阶二十一品中的第二品“立誓发愿”。
进入第二品学习后,玉泉院的教授方法也有所改变,以往每日例行的诵经,改为经师讲经。
这诵经与讲经虽只一字之差,其实却是不相径庭。诵经完全是照本宣科,诵者不解其意,听者也是不知所云。讲经就是大不相同了,讲者深入浅出,答疑解惑,听者清晰明白,心心相印。
无邪听了《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最喜欢其中的“说剑”,常常想自己何时才能修炼到如经中描写的那样“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境界。
学了与治世方略有关的《太平经》,炼制外丹必修《周易参同契》,修真与医学一体的《黄庭经》,存思养神的基础教程《上清真经》,以及修炼内丹的首要法门《心印妙经》等。
这许多经文实则包含了华山圣地九大宗院修真问道法门的全部基础理论,即便各院院主乃至掌教真人也难以全部通达,所以在讲授经书时,往往特意邀请正在各院修行的高徒客座,予以助教。
同时众信士在学习时也只是择其要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门精研,否则一人穷毕生精力也难通其一法,更不要说是遍习诸术了。
讲经之外的重要功课导引炼形、服气炼气、存思炼神。
所谓导引炼形就是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使血气流通。日常主要练习的是三国时期神医华陀创造的“五禽戏”和唐代仙长钟离权的“八段锦”,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所谓服气炼气乃是以意念调整呼吸,引清气、排浊气,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日常练习主要是朝吸日气,晚服月气,可以焕发精神,养生却老。
所谓存思炼神就是特殊方法对内心活动进行调控,使其能逐渐排除一切烦恼。日常练习有存思于体内运行的内景法和存思于体外景物的外景法,可以无忧无虑,心地清静。
这些都是修真的无上妙法,凭之炼形、炼气、炼神,就能够达到形健、气足、神完的地仙境界。
无邪每日里据此修行。
清晨,天未破晓之前,我就会早早来到玉泉院外的山坡上吸服日气。面对着冉冉东升的朝阳,冥想着太阳中的五色之气进入体内,并在身体里上下翻腾,渐渐体内有一团火热之气,活泼跳动。
待体内阳气充足,身体发热之时,练五禽之戏。练熊戏时于沉稳之中寓有轻灵,表现其剽悍之性;练虎戏时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练猿戏时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伸缩跳跃;练鹿戏时沉静高傲,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融形神为一体。
入夜,又会来到玉泉旁边的无忧树下,面对着皓月,想像着嫦娥带着玉兔乘着清冷的月光进入口中,甚至还带来了桂花酒,香醇醉人之意油然自生。
等到体内阴气充沛,闭合双眼,开始存思内观。存想于日、月、星、云诸天象,思念己身形、体、五脏,恍惚间日月星辰都似在体内运转。
经过导引炼形、服气炼气、存思炼神,无邪修为与日俱增。
无邪自进入玉泉院学习以来,一则年纪幼小,二则根基薄弱,一向是全院公认的菜鸟,直到此时才显现出优势来。要知道他六岁时即开始随父亲白景泰习练外功,八岁时开始修炼内功,白景泰督导既严,所学又是玄门正宗,已经扎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这导引、服气、炼神之术与修炼武艺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更加玄妙而己。实际上导引术如向技击方面发展即是拳脚功夫,而服气积蓄到一定程度也能化为真气。他有过习武练气的基础,学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又一年匆匆而过,到我十四岁、修道逾两年时,无邪的形、气、神修炼已有小成,举手投足间力随心生,距离大道虽然尚远,却非寻常武林好手所能比肩了。
而且奇异的是,他自从在镇岳宫之事后,修真的脑袋也似突然间开了窍,从前观之如天书的符箓,闻之似鸟兽语的咒语,恍惚间出现在记忆深处,张口便来,提笔便写。他常常想是不是在谭峻怀中,让萨守坚雷法击中,是天打五雷轰才让自己开的窍。
这一年冬至大考,无邪的综合成绩在全院信士中已经进入前三十名之列了。
邵院主对无邪的学习成果很是满意,嘉许说:“你的伯父金台相公说的没有错,你确实有修仙的慧根,还要继续努力,以期在一年后完成预科学习,前往九大宗院深造。”
原来按照华山圣地修真七阶要求,通过玉泉院三年预科的学习,也就达到了七阶中的第一阶“信敬阶”,即为信士,才有资格报考华山圣地九大宗院以继续修行。
九大宗院将根据报考信士的志愿和成绩,自主选取入院的修士。而依惯例,各院每一届选拔的修士,多则三、五人,少则一、二人,甚至无人能够入选,玉泉院现有的九十余名信士中,最多也就三分之一能得以进入九大宗院深造,大部分都将被陶汰出局。
无邪进入前三十名,前景虽看好,却也不是有十分的把握。
岁考之后,玉泉院众信士进入修真二十一品的第三品“求师问道”的学习修行。
所谓“求师问道”就是通过对各家道法的研学,找到一种自己可以终生修持,进而可以达成大道的方法。
自太古以来,道法修持就有许多种,如占验、符篆、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火黄白、辟谷、房中、仙药、服气等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包含了许多术数,如占卜一种中就包含了易占、梦占、测字、星占、择吉、式法、相术、风水、灵签、扶乩等种类,常人穷毕生之精力也难通其一术,更不要说是精通诸法了。
所以华山圣地在创建之时是依道法分为先天、符箓、治道、茅山、金液、科醮、上清、健利、调神九大学院。
先天宗院传承陈抟老祖内丹之道,座落于朝阳峰朝阳台,主修结圣胎的大成仙术,院主由华山圣地掌教紫阳真人张伯端兼任,此院修士得道者最多,为九大宗院之首。
符录宗院传承天师道符功录法,主修降妖镇魔、治病除灾之法,座落云台峰无量观,院主为当世天师的亲弟弟葆真先生张景瑞,此院培养道士最多,为九大宗院中人脉最广的分院。
治道宗院传承黄老治国之道,主修无为治世、玄学、先天易理,座落于青坷坪东西道院,院主濂溪先生周敦颐,此院多出治国英才、易学大家,在九大宗院中有特殊尊祟地位。
茅山宗院传承三茅、鬼谷之说,主修奇门遁甲、兵法诡道、纵横奇术,座落于华山黄神谷,院主灵虚先生茅奉柔,此院多出精神古怪之士,亦出良将高谋,是九大宗院中较为神秘的宗院。
金液宗院传承外丹之法,主修外丹黄白术,座落于仙峪,院主真一子彭晓,此院因能够烧丹炼金,最为世俗祟敬。
科醮宗院传承斋醮仪礼之法,主修三斋七品以及清幽仪醮,座落于青坷坪通仙宫,院主华阳先生刘志通,此院多产法师,在民间信徒颇众。
上清宗院传承药食长生之术,主修内外医学,座落于玉女峰玉女祠,院主北斗星姆朱自英,此院为九大宗院中唯一一个只收女真的宗院。
健利宗院传承导引行气之术,主修剑法拳术,座落于落雁峰,院主全阳子施肩吾,此院中辈出剑仙名侠,在江湖武林中地位最尊。
调神宗院传承采阴补阳、男女双修的法门,主修房之术,座落于莲花峰,院主有男女各一人,男院主周抱真,女院主曹文逸,因此院祟尚男欢女欲,常常被视为异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