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般若禅莲

3.连阴秋雨泠泠落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梵朱的秋雨,一场紧似一场,打消了不少贵人出游的兴致,人一闲,就爱惹是非,生事端。

    微竹走进房内,轻掩住门,转身对禅莲笑:“晶夫人的珍珠白露汤,喝不喝?”

    “放了什么?”禅莲头也不抬,专心作画。

    “能有什么!”微竹拍拍手,颇为不屑,“您的身份比以前尊贵了些,这些人就不安分了。”

    “哦?”禅莲搁了笔,淡淡道,“茜以前很难吧?被修炎送到梵朱的人,即使是金枝玉叶也有非凡之处。”

    微竹笑笑:“所以呀,我的经验之谈,你是逃不掉的。”

    禅莲淡笑,转而说:“起码熬到你哥哥有所举动。微竹,你的人有消息吗?”

    “说了这么多,主公就不怕隔墙有耳吗?”微竹晒然,炯炯看着禅莲,唇边蕴着一抹笑。

    禅莲也定定看着她:“你既敢如此好不忌讳,自然是有万全之策。微竹,我信你。”

    微竹点头:“好,但依你现在的势力,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所以……”

    “灵湖之游后父王当即封我为镇国金光公主,是你们的人借题发挥怂恿的吧。还有……今天早上你又做了什么?”禅莲打断她的话,静静问道,平和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几不可见的阴霾。

    微竹轻笑:“你朝中有我多少人马暂且不论,今早的事,主公,不是我瞒你……而是,怕说了您生气。不过我不说,你也不会猜不到。”

    禅莲摇头:“微竹,你同我四十九年同行,只抓住了我一点可用之处。明知道,这正是我最不愿为人所用之处。”

    微竹凝视她,抚掌而笑:“主公,你休怪我。镇国金光公主生已五十九岁,正是韶龄芳华,旁的事没做,但却布施了钱粮三室,使万民受益。”

    “既是行善,又怎能为外人道,图人之报?”禅莲摇摇头,“若以此笼络人心,是非我愿。”

    微竹摆摆手:“不谈这个,形势所迫,也是不得已。我是要告诉你,燮紫军已越过边境了。”

    禅莲凝眸:“这么快!朝廷还一点动静也没有。”

    微竹轻笑:“有动静才怪呢!你放心,与您的约定我们定会达成。”

    “只怕刀剑无眼。”禅莲垂首,似颇为黯然。

    “哥哥已明令全军,所有人不得攻击。燮紫有法术,可束缚对手而不伤分毫。”

    梵紫历3897年10月底,天已寒。民间皆道国有镇国金光公主,布施万民,慈心善肠,更有人言其乃佛陀转世,以度苍生。至于消息来源,不言而喻。

    同年十一月,燮紫度境,正式挑战梵朱政权,一时人心惶惶。然,其军士虽勇力,但不伤梵朱一人,万民皆诧,言燮紫并非传言修罗嗜杀之辈。更有言,燮紫本来也是梵朱之人,此时间梵朱王室无道,不得称“佛子”,佛祖痛心,下天命与燮紫王,令其还梵紫乐土,重并二国。

    微竹一面将一串南海珍珠扔掉,一面喃喃:“这些人真是疯了,命都不保,居然还想着皇权地位。”

    3898年2月27日迎光日

    这天,每年都是在梵朱王宫中的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中度过的。可是今年,这个梵朱一年中最盛大的日子,也抹上了一种凝重的色彩。

    佳肴华宴依旧,可每个人的眼中都不再是毫无顾忌的欢乐放肆。有迷雾般的气氛暗暗游移。

    “王上!”突然,一位老臣从座位上站起,重重匍匐于地叩首,“王上,燮紫修罗已占我三洲。局势毫不利于我国,请王上速想对策。”

    “哦,到哪了?”梵朱王放下举起的酒杯,神色平静,毫不慌张。

    老者身侧又有一武官叩首:“回王,燮紫百万大军已至烨洲火华城,现有流光王领二十万军镇守。”

    梵朱王听说,“哦”了一声,便继续饮酒。半晌,看见还跪于地上的二人,才又说到:“流光王英雄了得,年少有为,燮紫不是不攻击吗?定能守住。”

    “王上明鉴,燮紫军虽不攻击,但所到之处,军民无不投降。且……”老者似有难言之隐,吞吐半天,才挤出下半句,“流光王,他也不许军士伤人呀。”

    梵朱王皱皱眉头,重重放下酒杯:“今日吉日,不言这些,众卿家还是继续庆节吧。”

    禅莲默默地看着一切,轻轻端起琉璃水晶盏,又轻轻地放下。微竹在后面,缓缓拍拍她的肩头。

    月朗星稀,万籁俱寂,烨洲火华城里梵朱的主营帐中,突然多了两位不速之客。

    流光看着一身金色的禅莲与她后面墨色包裹的修茜,缓缓躬身:“公主,请。”

    禅莲抬起左手,轻轻微笑:“如今之势,流光王想必清楚?”

    “清楚。”流光拉过两把椅子,示意二人坐下,而后轻声说,“公主之意,恐怕与流光一样。如今举棋不定之时,能得公主亲自趁夜而来,惶恐之极呀。”

    修茜看着他同禅莲一样光华夺目的金衣金发,心下微微赞叹:早知梵朱皇室为金色王家,却没有任何王公再拥有禅莲流光这样的金!只是可惜,流光的金,还是不及禅莲的灿烂。

    回过神来,只听禅莲道:“莫说别的,流光,你今日既已下定决心,那只请依我一件事。”

    流光颔首:“公主请明言。”

    禅莲点头,微笑:“好,既然是为苍生,自然不在乎虚名俗利。你今后,就不再是梵朱正值盛年前途光明的流光王,而是梵紫长公主修茜的侍卫。可愿意?”

    流光莞尔:“在下更愿意护公主周全。”

    禅莲摇头:“只须依我所言便是了。流光,你要明白。”

    “好,一切凭公主吩咐便是。”流光击掌,夜色下,烛火中,修茜从二人耀眼的交织的金发金眸中,读到了相同的东西——那是纯粹的,可以为之抛弃一切的善。

    3898年迎光节刚过,梵紫界里就又传说着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英杰光明流光王,降。

    解下王印时,传说他只说了一句话:“但得苍生安定,不负我今日所为。纵修罗,也可成佛。”

    百姓震惊,朝野震惊。

    3898年梵朱皇城的阳春,比往年来得晚一些。凤子龙孙,金枝玉叶们,梵朱王已安排好了归处,独自等待燮紫大军的来临。

    路过含光店,传来里面不知哪位平日宠爱之极,锦衣玉食的王孙哭闹声:“我不走,我要留下,什么长平县大户,还不是贱民家……不,我不去。”还有较为成熟稳重的声音:“我也不走,梵朱千万年的基业,哪有这么容易毁灭?这定是父王考验我们……”

    禅莲目色深沉,顿了顿,又迈步走向前方。

    推开沉重的龙栖木雕花门,禅莲便看到不甚常见的父亲正以一种肃穆庄严,却又平静无绪的样子端坐在书房正中的方椅上,缓缓道:“你来了。”

    跟在后面的修茜暗想;废话。禅莲却无比郑重地躬身施礼,淡淡道:“我来了。”

    梵朱王微笑:“禅莲,腐朽了两千年的梵朱王朝,是敌不过养精蓄锐两千年的燮紫的,我一直明白,一直明白……却无能为力。我希望你能理解。”

    “我能理解,但是父王,我更理解,没有做不到的。”禅莲定定地看着他,“也许您不能挽救梵朱的命运,但是,您绝对有能力使梵朱子民的灾难少一些。”

    “或许吧。禅莲,你比我有能力,也比我有见地。你能保存我梵朱众生性命,我已经很欣慰了。”梵朱王看着她身后的修茜,点点头,“长公主,这几十年来,在梵朱可好?我文武众臣,大部分已经是贵兄妹掌控的了吧?”

    修茜颔首致意:“梵朱王,你若是生在盛世,未必不是明君。”

    “哈哈,”梵朱王大笑,“不可能了,我这个人,太爱享乐了。”

    他看着禅莲,目光柔和:“禅莲,梵朱就托付给你了,只是你的世界太大,却容不下一点点私情私爱。这不知,是福是祸呀。”

    禅莲目光清澈:“父王,你什么都知道的。一切有我,只请你半世安康。”

    五十九年来,父女第一次,相视而笑。

    3898年,3月15日,梵朱王身登极乐。其遗言道:天兆,梵紫一家。

    经营了两千年的燮紫,终于入主了梵朱的皇城。

    禅莲站在高高的城楼上,身后是盛大的仪仗。看着燮紫墨色的军队随着晨曦,慢慢从城门处一点一点挺进,一点一点清晰,千名轻骑,千名重骑,千名步军,五百射兵……然后轻轻翕合上眼。修炎说,只要梵朱人无损于他们,他绝不想以杀戮征服。所以,她只能,以自己最大力量,使梵朱的人民认同。

    旭日冉冉升起,终于,墨黑色的王骑映入视线。人们的目光由惊疑,至赞叹,最后看到一轮金光自王者的身上散发出来,只比朝阳,不由臣服,叩首。

    修炎抬头,越过千军万马,正巧看见禅莲。他微微一笑,挥手致意。禅莲回望他的目光,静静微笑。

    修茜站在禅莲的身边,俯视黑甲军士,脸上写满了自豪。她凑近禅莲轻轻问道:“主公,我哥哥身上发出的金光,是怎么弄的?”

    禅莲回首,挑眉:“不知道,是流光做的。”

    这一天,梵朱王城的所有人皆云集于主干道,亲眼目睹了燮紫王修炎进内城,上皇城,在镇国金光公主的手中,接过王印,然后同自己的王印一起,掷入冶金炉中。

    霎时,燮紫黑色的军旗降下,梵朱金色的王旗降下。齐齐升起全新的,半金半墨,锦绣华章的梵紫旗。

    捧印官跪在地上,将梵紫印高高举过头顶。修炎笑着接过,对着豪门贵族,朝廷众官或是平民百姓高声宣布:“从此时起,世上再无梵朱,也无燮紫,梵紫归一!”

    禅莲静静地看着一切,缓缓吐了一口气。修炎默默转头,看着她:“你哭了,终究还是怀念故国吗?”

    “是抒怀。”禅莲回视他,“我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那是自然。”修炎扬唇,“答应你的事,我自会做到。只是,你可否再答应我一事?”

    禅莲深深看他一眼:“以后再说吧。”

    这一切看似都落下帷幕,其实,不过是一切的开始。